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六、保障措施
  (一)深 化 体 制 改 革。一 是 改 革 铁 路、公 路、水 运、民 航、邮政等部门管理体制,打破行业分割,减少进入运输、货运代理业务的限制,推进运输市场化进程。二是改革商业、外贸、粮食、棉花、供销等行业管理体制和仓储经营体制,鼓励仓储功能从企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仓储设施和业务的物流社会化。三是改革现代物流企业登记注册的管理方式,除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按照 《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取消各种前置性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办事效率。
  (二)进一步扩大开放。一是放宽物流市场准入。按照我国加入 WTO 的承诺开放物流市场,引导外商投资逐步由物流基础设施向交通运输、仓储服务、信息服务等专业化物流服务领域拓展。逐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范围,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调整外商投资股权比重。允许外商和民营资本投资现代物流业,参与国有物流企业改组改造。二是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借鉴、学习和合作尽快消化吸收。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直接投资落户我省,并在我省设立商品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鼓励省外物流企业采用多种形式与省内大型物流企业展开合作。三是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省内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合作,加快物流服务 “走出去”步伐。建立沟通国际的物流网络体系,拓展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分销渠道,促进我省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物流服务市场竞争,推进国际化进程。四是加强内陆口岸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陆运口岸功能,实现与海港、边境口岸的直通,将其延伸至内陆城市,提高我省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拉动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
  (三)加快技术创新。一是加快开发现代物流技术。充分调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积极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物流企业研制开发的各项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二是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推广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核心的物流服务方式;推广应用当代国内外先进实用的交通运输技术,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推广应用现代物流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提高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环节的效率。三是重视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的推广应用,逐步建立现代农村服务体系。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企业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消费品的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为农民提供方便实惠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物流服务。
  (四)强化区域合作。加强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区域物流合作,建立健全非政府间的横向协调机制,组建区域性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推进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大交通体系、统一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对接,修建连接各大港口的环渤海铁路和高速公路。谋划建设曹妃甸通往天津、沧州、石家庄等地石油化工骨干企业的输油管线。改革区域内交通线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收费方式,实行区域内一费制,减少收费站卡。完善农产品 “绿色通道”,由三地交通、农业、公安、林业和监察等部门统一标准、统一编号、统一发放 “绿色通道通行证”,简化手续。
  (五)加大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发挥其鼓励、引导和放大作用,用于支持重点示范物流企业、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人才培训、物流基础理论研究、物流科技研发和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等项目。建立和完善全省现代物流重点建设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和分级管理,省重点联系50个左右大型物流项目,给予引导、扶持和推动。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现代物流业,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骨干物流企业特别是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上市融资或利用境外资本。二是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对列入省重点的大型物流项目,在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按照仓储、运输等相关行业标准协议出让土地。对利用旧仓库、旧厂房改造为物流项目的,可减免土地出让金。鼓励各类企业将仓储设施迁出主城区。三是帮助物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流通企业使用的大型冷藏、冷冻和各类生产加工设备,以及列入省规划的大型物流园区、大型配送中心,其用电、用水、用气价格,与一般性工业企业标准并轨。四是培养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在校教育与在职教育相结合,本地培养与引进吸收相衔接,以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为重点,加强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等学校要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和电子商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条件成熟时成立专门的现代物流高等学校,或在本科院校设立物流学院。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物流科技和理论研究工作,强化物流知识培训,做好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六)提高通关效率。边防、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等部门要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对进出口货物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新模式,减少各种收费,降低货物运输和装卸成本,提高内外贸货物的中转能力。推广应用 “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立大通关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大通关工程建设。依托货物集散地和加工贸易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积极争取国家保税物流中心试点,拓展保税物流功能,给予税收和外汇管理等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推动保税物流发展,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