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头二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承上启下,是关键时期,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关于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新局面的总体部署,密切结合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明确“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的思路,明确文化事业发展目标任务,突出文化事业发展重点,策划文化事业发展蓝图,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我区各项文化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三、“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坚持重在建设,实施文化创新,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推进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培育具有“八荣八耻”意识的社会主义公民。
--实施“文化兴边”战略。要以建立“文化大区”为基本点,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按照中央、自治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大战略部署,保障文化安全。
--实施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战略。要最大限度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观念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必须把建设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
--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培育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我区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
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符合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比较完善、充满活力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资金投入渠道基本实现法规化、稳定化,全区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有较大改善;初步完成文化事业单位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公共图书馆和社会文化网络信息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见成效;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文化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努力实现文化事业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同步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文化艺术事业
1.通过改革整合区直艺术团体资源,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具有代表性、示范性、保护性的艺术团体重点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定期对艺术团体评估定级,对不同级别的艺术团体区别情况给予不同的经费和政策扶持。
2.加强艺术行业管理,推动艺术团体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成为艺术市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形成国家、团体、演职员之间利益关系明确的艺术生产和市场营销新机制;依法规范演出、展览活动;运用政策调控,倡导和扶持非国有多种所有制的民间职业艺术团体和业余文艺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