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分类指导,抓好试点示范。根 据 各 地 区 域 特 点,利用现有资源,尊重农民意愿,提供农民欢迎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政策,指导工作开展。开展农业、农村和县域经济信息化典型示范工程建设,在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选择基础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试点;在工作扎实、效果明显的地区设立示范点,给予重点支持,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四)建立机制,加速人才培养。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是信息化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实施。针对农业和农村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抓好不同层次的人员培训,突出抓好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的培训。要制定吸引高层次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与对外交流,重点培养信息技术高级人才和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引导鼓励涉农信息技术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面向农村的信息技术培训。
(五)加强宣传,推广经验。通过开展新闻报道、展览展示、经验交流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宣传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良好氛围。
附:河北省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
二○○六年七月十八日
河北省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搞好面向农民的公共信息服务,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农业网站发展较快,先后建成农业综合网站、部门行业网站、特色专业网站和其他农业网站850多个。信息资源开发逐步深入,已形成文字、图片等网络信息资源2800G 以上,涵盖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各个方面。信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电话语音、手机短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服务方式广泛应用,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直接利用信息的农民日益增多。信息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省农业信息管理人员2200多人,经农业部网上认定的农村信息员9000多人。大量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当前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有些地方重视程度不高,推进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信息服务主要靠政府推动,服务主体单一,社会化、多元化投入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特色专业网站数量少,信息资源开发滞后于网络建设,网络信息数量和质量与农民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以农民能够普遍接收的价格,实现信息进村入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