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设国家统一规划的重要业务系统。建设金盾、金保、金宏、金土、金质等国家统一规划的“金字”业务系统和其他重要业务系统。
(四)紧紧围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需求,推进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继续优化完善基础网络设施,扩大网络规模和容量,建成广泛覆盖城乡并向社区、居民住宅和乡镇延伸的宽带化、数字化、综合化的中部区域性现代通信网络,实现各省辖市之间及与中部其他省中心城市间的高速互联,提高农村、居民家庭计算机拥有率和城市居民宽带网络接入率,缩小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数字鸿沟”。
1.建设中原城市群高速传输环网。在完善郑州市通信枢纽的同时,逐步把洛阳市建设成为我省第二个通信枢纽,保障中原城市群与区域外、省外信息渠道的通畅;借助国家省际传输干线和省内已有骨干传输环网,搭建中原城市群9市传输环网、区域内重点县(市、区)传输环网,保障区域内各市间信息的高速传递;进一步完善区域内县-乡接入网和城域网,提高网络覆盖能力。
2.不断优化完善通信网络,提高网络安全和通信能力。充分利用现有通信网络资源,优化完善通信网络,推动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互为备份,增强通信网络的安全和通信能力;以突破“带宽”瓶颈制约为重点,加快宽带接入网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城乡、能够满足数据和多媒体通信需要的宽带化、数字化和综合化接入网络,大力发展无线接入宽带,为移动化、综合化、个性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奠定基础。
3.建设数字化、多功能的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改造连通各省辖市和市到县(市、区)、县(市、区)到乡镇的有线电视覆盖网,开展数字电视和交互式数字电视的应用以及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多媒体传输业务、视频点播等网络业务。重点实施数字电视工程。
4.加强技术进步,推动网络向下一代发展。加快“三网”(电信网、广播网、计算机网)融合,发展具有开放的分布式架构,支持语音、数据、多媒体等综合业务的下一代网络。重点推进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交换网、以3G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网、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多元化宽带接入网的发展。
(五)紧紧围绕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
“十一五”期间,要立足比较优势,加强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产业化步伐;分类指导现有开发区和信息产业园区,提高产业聚集能力;大力引进外来企业,着力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中目标、形成合力、整合资源、重点突破,不断提升“两个优势产业”,做强“两大产业链”,培育“四类优势产品”,建成玻壳、锂离子电池、硅半导体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四个全国竞争力最强的生产基地。
1.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电子元器件和新型电源两大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扁、平、轻型玻壳,微型、低耗、多功能汽车电子和新型网络通讯器件,迅速实现电子元器件产品转型;加快发展锂离子、镍氢和燃料电池及材料,提高新型电源产业技术水平,培育自主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