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但在另一方面,还应看到我省信息化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一是信息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等为手段,力保先进信息技术的全球垄断地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力求通过发挥日益显现的资源、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信息产业转移中占据有利位置,承接产业转移的争夺更加激烈。二是信息技术正面临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技术的不确定性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三是信息化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沿海地区凭借其人才、资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技术转化快,市场占有率高,信息化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对我省信息化发展形成压力。

  总之,“十一五”期间我省信息化建设既面临国内外的严峻挑战,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必须充分认识国内外信息化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坚定信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武装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三、“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信息化工作全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加快实现中原崛起。

  (二)基本原则

  讲求实效与适度超前相结合。信息化建设要根据需求,突出应用,发挥效益,防止重硬轻软,重建轻用。要立足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又要经济适用,杜绝重复建设。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既要发挥政府在发展规划、政策环境、市场秩序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导向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相结合。既要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与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又要促进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社会化应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系统集成、管理咨询等信息服务业。

  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信息化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十一五”末,我省全民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推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