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二十五)坚持节约发展。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进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社会消费等环节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大力推进工业节能、节水、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支持水泥、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利用余热、余压、余能生产电力和热力,支持电力、纺织、造纸等高耗水行业实行水资源梯级利用和中水循环利用,支持石化、化工等行业回收利用余气、尾气和残液。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型、可再生型、绿色环保型产品,加强废旧金属、玻璃、塑料、纸品等的再生利用,逐步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合理分担处理费用的责任制度。

  (二十六)坚持清洁发展。实施污染预防战略,加大二氧化硫、粉尘治理力度,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二氧化硫总量消减任务。组织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减少废物排放。在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等固体废弃物排放重点行业,鼓励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建材产品、铺路和回填等。在造纸、酿造、印染、制革等废水排放重点行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鼓励开发应用污染物处理和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实行严格的行业标准、排放标准和生态环境补偿等政策措施,限制影响生态环境的产业发展。

  (二十七)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强煤炭、铝土矿、金矿、非金属矿产等重要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煤炭资源重点向平煤、郑煤等七大煤业集团集聚,铝矾土资源向三门峡、焦作、郑州等三个地区的氧化铝重点企业相对集中。启动钼和优势非金属矿等资源整合。加强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提高资源接续能力。严格矿业准入标准,建立矿业权交易制度。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保护,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七、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二十八)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各地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产业基础,科学指导区域产业发展。中原城市群要整合区域资源,建立协调发展机制,通过产业基地、集群和园区建设,促进城市间产业合理布局和优势互补,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郑汴洛工业走廊、新乡-郑州-漯河、新乡-焦作-济源产业带,积极培育洛阳-平顶山-漯河产业带,逐步形成安阳-漯河沿京广线、洛阳-郑州沿陇海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其他地区性中心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加快发展特色经济,壮大优势产业,形成与中原城市群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县域经济发展要依托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