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加强水利建设。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统筹地表地下水资源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快洪水控制工程建设和骨干河道治理,加强病险水库和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构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加快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受水区配套工程,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和现代邮政网络建设。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电子商务CA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物流配送系统等配套服务体系。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完善公共资源信息库,构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等信息服务系统,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十三)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支持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争取在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电子元器件和新型电源两大优势产业。不断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支持做大做强硅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材料及深加工、超硬材料及制品等产业链。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型功能材料等高成长性行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数字视听、网络及通讯、计算机、软件等优势产品。
(十四)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成套能力。依托重点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提高电力、矿山、纺织、冶金建材、工程建筑机械等成套设备、核心零部件及软件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及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重点支持电力装备、专用设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四大优势行业,高层次发展数控机床、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轴承及基础件、仪器仪表等四类成长性产品,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替代进口的产品。支持我省老工业基地加快向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变。
(十五)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巩固壮大食品工业,扩大面制品、肉制品、淀粉、奶制品等精深加工规模,发展果蔬、油脂、调味料和添加剂、休闲食品等高成长性行业,推动食品工业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整合提升以铝工业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加强铝土矿资源配置,集约发展氧化铝,省不再布点建设新的氧化铝项目,限制以铝土矿为原料的化工项目。提高电解铝行业集中度,大力发展铝、铜、钼、铅、锌、镁、黄金等精深加工,支持年产10万吨以上的铝精深加工项目,积极发展高精度铝板带箔及高速薄带铸轧、高精度铜板带箔管材、轨道交通用高性能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提高石油加工和煤炭转化能力,支持年产500万吨煤制油项目。发展壮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推进客车、乘用车、载货车三大汽车基地建设,加快专用车、低速汽车和摩托车三个专业车辆制造体系建设,支持发动机、车桥、变速箱、车轮、汽车电子等五大汽车零部件品系发展,鼓励具有系统开发能力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规模化发展。完善纺织产业链条,扩大优质棉纱、中高档面料、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化纤的生产规模。加快发展裤业、童装、针织服装、休闲服装,打造服装知名品牌。支持纺织行业关键技术、成套设备研发,提高印染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