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强煤炭、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支持高产高效煤炭矿井建设和煤矿安全技术改造,提高集约化生产能力和规模效益。积极推动煤电、煤焦化一体化建设,鼓励应用煤炭气化、煤炭高效洗选脱硫、节水型选煤等先进技术,加强煤矸石、煤层气等综合利用。建立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搞好采煤沉陷区治理。进一步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积极利用省外气源,完善油气输配系统,建设郑州大型油品储备中心和输配枢纽。鼓励石油替代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植物纤维乙醇、生物质柴油等产业化。
(九)优化电力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电源电网结构,推进火电基地建设。坚持上大压小,鼓励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的集中供热机组建设;鼓励开发应用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等洁净煤发电技术,支持单机2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采用流化床锅炉利用煤矸石或劣质煤发电,加快发电机组脱硫和综合利用机组节能改造。积极利用水电,有序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燃气电站,推进核电建设。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支持50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线路建设,提高电网电力输送能力,继续推进城乡电网改造,保证电源和电网协调同步发展。积极开发应用先进的继电保护、输变电等技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完善电价形成机制,推进竞价上网和输配分开,加强电力调度和监管,改革电力调度方式,合理、高效地配置电力资源。
(十)构筑交通区位新优势。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管道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公路网络,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进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场站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建设城市轻轨和城际间快速通道。支持铁路发展,加快郑西、郑石、郑武、郑徐客运专线建设和郑州公铁两用黄河大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加强地方铁路与国家铁路运输衔接,巩固提升郑州铁路枢纽地位。大力发展航空运输,积极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建设完善航空货运站,积极开拓货运业务,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和航空物流集散中心。改造完善洛阳、南阳机场,积极推进商丘等机场改建为军民两用机场。开发内河航运,提高通向华东的航道水运能力。继续加强管道运输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