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要措施。
(1)市、县(市、区)残联基本建成功能比较完善、配套比较齐全的集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文化体育活动、用品用具供应为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已建成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各项服务功能。
(2)基本完成浙江省华强中等职业学校的整体迁建;做好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扩建工作;做好浙江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联建工作。
(3)各级政府要将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场地和建设资金,并减免相关费用。
(十三)残疾预防。
1目标任务。加强残疾预防,减少、控制致残发生率,是做好残疾人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残疾预防,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病残率和意外事故伤残率,减少、控制残疾发生。
2主要措施。
(1)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优生优育、母婴保健、医药卫生、交通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与残疾预防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残疾预防工作。
(2)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人口计生、民政、环保、教育、公安、劳动保障、经贸、交通、工会、妇联、残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建立有效的残疾预防工作机制。
(3)积极开展“爱耳日”、“爱眼日”、“计划免疫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增强全民残疾预防意识。
(4)加强残疾预防科研工作,提高残疾预防技术水平。
(5)禁止近亲结婚,加强婚前检查,开展婚前指导、咨询,实施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减少遗传性残疾和先天性缺陷发生。
(6)加强计划免疫,控制传染病、后天营养不良及脑血管疾病致残;严格耳聋药物的管理,减少药物致聋;普及合格碘盐,在缺碘地区加强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的监测,减少缺碘致残;严格道路交通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控制、减少意外事故致残。
(十四)残疾人事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1目标任务。加强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各级残联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基本实现残联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提供信息服务。
2主要措施。
(1)建立省残联信息化专业机构。
(2)以省残联网站为中心,依托省残联直属单位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网、康复网、远程特殊教育网等。办好省、市、县各级残联网站,建立连接到县级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形成浙江省残联系统广域网,并与中国残联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建立残联与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间的网络联系,通过网络报送数据、传输政务信息。
(3)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建立信息无障碍交流平台。
(4)推进残疾人事业数据统计电子化,运用电子方式完成统计数据的传输与汇总。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利用网络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开展网上办理残疾人证、网上就业咨询、就业登记、康复咨询、购买用品用具等业务。
(6)完善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制定多层次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和培训计划,提高残联系统整体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的能力。
(十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