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延吉卷烟厂移地改造工程、吉林汪氏蜜蜂园有限公司蜂产品系列开发、吉林博维实业有限公司北五味子系列功能保健食品、统一中国有限公司30万吨矿泉水等27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6亿元。到2010年,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28.4亿元,年均增长15%。
3.医药产业。以中药企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为主攻方向,努力使我州中药企业生产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加快中药产品作为治疗药物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步伐。一是培植大型医药企业和医药集团,建设现代化“北药”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大中药企业的改造和重组力度,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具有带动功能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敖东药业、华康药业等优势企业为依托,加快“敦化医药城”建设,带动全州中药产业基地的发展。二是加大中药产品的研发力度,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重点开发和生产吉林敖东药业集团的鹿系列产品和吉林东北亚药业的黄芩茎叶总黄酮原料及制剂等10个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型主导品种,形成规模化生产。努力实现中药剂型的现代化,加快研制适合发挥中药药效和容易被现代社会接受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提高一、二类药品所占比重。三是加快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利用药材资源优势,建设与我州中药产业发展相适应和具有长白山区位优势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巩固和扩大鹿、熊等药用动物和人参、黄芪、党参、北五味子等药用植物的种养规模,为我州中药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吉林敖东药业集团鹿系列产品、吉林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长白山道地药材穿龙薯蓣等规范化种植、吉林东北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黄芩茎叶总黄酮等13项工程,计划完成投资13.4亿元,到2010年,实现医药产业增加值15.6亿元,年均增长14%。
4.能源矿产业。
_能源工业。依托煤炭、油页岩等矿产资源,以大唐珲春发电有限公司和龙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为主,采取多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加快大唐珲春发电有限公司二期、三期工程和龙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油页岩开发项目的建设步伐。积极开展珲春矿务局与大唐珲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煤电联营战略性合作关系的各项前期工作,进一步推进合作进程。精心做好延吉盆地石油资源勘探和珲春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工作,实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_矿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本着资源开采和深加工相结合的原则,围绕矿产资源的开采、资源转化和综合利用、采矿沉陷区综合治理等几个方面,谋划和实施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我州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益,切实解决资源开采型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构建长期稳定的铁矿、金矿等资源供应基地,增强矿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实行保护性开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大唐珲春发电有限公司二期和三期扩建工程、龙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油页岩综合开发、敦化塔东铁矿开发项目、延边天池工贸公司铁精粉球团矿及配套设施、吉林海沟金矿有限公司小海沟金矿深部开拓、珲春板石煤业有限公司板石一、二井改造等18项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34.1亿元。到2010年,能源矿产业实现增加值17.4亿元,年均增长18%。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1.纺织服装工业。依托区位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按照“精化棉纺、壮大麻纺、发展服装”的发展方向,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扶持和壮大一批竞争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扩大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培育一批自主产品品牌,实现我州纺织服装行业的较快发展。根据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重点发展精品棉纺产品、高档亚麻制品、印染后整理产品及符合国内外流行潮流的系列时装产品,力争在规划期内将我州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加工基地。
“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珲春巨宇纺织有限公司1830万米高档化纤仿真面料印染及后整理、延边金龙亚麻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28万锭亚麻产业化、延吉长兴制衣有限公司童装生产线等4项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3.9亿元。到2010年,纺织服装工业实现增加值5.28亿元,年均增长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