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继续以构筑和完善全州高等级网络为中心,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路网通达深度。“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00亿元以上,新改建公路5000公里。加快江密峰至珲春高速公路延边段的建设步伐,确保“十一五”期末全幅通车。积极推进延吉至汪清一级公路、珲春至长岭子一级口岸公路、珲春至马滴达二级公路、汪清经复兴至省界二级公路、两江至抚松交界二级公路、开山屯至和平营子三级边防公路建设。争取延吉至长白山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届时,全州“三横四纵一环十口岸”公路骨架网完成80%以上,延吉市到其他县(市)实现一级以上公路连接,县(市)到乡(镇)达到三级以上公路连接,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水泥路)。
铁路。全力推进投资18亿元的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白河至和龙段建设,争取2008年竣工通车。着手开展和龙至南坪段铁路的可研、设计等有关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将珲春至东宁段铁路纳入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图们至珲春至长岭子口岸铁路与俄罗斯马哈林诺铁路的运行,提高州内铁路设施质量和运输能力。
民航。进一步发挥延吉机场的功能,增强航空运输能力。“十一五”期间,扩建延吉机场停机坪和候机楼国际厅,完成航站楼弱电系统改造和跑道全封闭工程。
2.构建有效的水利调控体系
防洪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州内6条主要江河险工险段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完善以水利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乡防洪能力。以图们江、布尔哈通河、海兰江等主要江河的险工险段治理为重点,建设堤防613公里。新建珲春老龙口、安图四湖沟2座大型水利枢纽和延吉烟集河、敦化香水等5座中型水库。做好8座城市防洪的配套设施和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将全州主要城市的防洪标准全部提高到50年一遇。
供水工程。以城市供水为重点,加大城市供水水源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城市居民饮水条件。“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延吉第二水源、珲春市供水工程等项目建设,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同时,改扩建23处乡(镇)供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770多万立方米,解决4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农田水利。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以节水灌溉、灌区改造、人畜饮水、水毁工程修复、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敦化大林、和龙兴进、汪清庙岭等22个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中小型水库省级达标率达到100%。
3.构建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以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围绕中心城市、重点城市、小城市和重点镇的发展,继续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抓好城镇道路、电网、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厕所、居民小区巷路等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快州及4个县(市)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公用设施功能。
(七)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改革办学体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吸引境内外机构来延边投资办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筹建延边职业技术大学,满足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大农村教育投入,重点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尽快启动渤海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环境整治建设项目。继续推进县级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建设。改善旅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县(市)、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
五、“十一五”期间全州重大项目区域布局
“十一五”期间,我州重大项目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条经济带”进行空间战略布局,强化区域经济特色,提高区域要素集中度,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