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建立信访工作机制。加强残疾人信访工作,听取残疾人意见,了解残疾人需求,解决残疾人问题,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大局服务。
6严格执行关于无障碍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对城市现有道路、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加大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力度,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
(八)信息化建设
任务指标
--建立健全省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构建覆盖全省残联系统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建立和完善全省残联综合业务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加强互联网网站建设与信息服务。
--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基层统计管理。
主要措施
1加强信息化组织领导,逐步建立完善全省残联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残联系统信息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
2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以现有局域网为基础,逐步实现省、市、县(区)残联局域网的连接。建立全省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业务数据、政务信息的网上传输。继续推进省残疾人就业服务网建设,设区市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数据库,并与省网互通。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建设,增强网站服务、宣传功能,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
3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强化统计职能,建立基层统计台账。加强全省残联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统计管理制度,培养一批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专业人员。设区市和县级残联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残联统计台账信息化管理。
4提高统计业务水平,加强统计分析,开展专项业务统计课题研究,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5积极倡导信息无障碍环境,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配合相关部门研制信息无障碍技术产品及其它计算机辅助设备,建立信息无障碍交流平台。
(九)组织建设
任务指标
--完善组织机构,全面履行职能。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
--健全、完善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组织,密切联系残疾人。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残疾人工作,组织志愿者扶残助残。
--加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主要措施
1完善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抓好县级残联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村残疾人组织。乡(镇、街道)残联重点做好理专职委员的选聘工作。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建立残协,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
2加强残联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干部培训工作,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残疾人干部队伍。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导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3健全专门协会组织。县级以上残联要建立健全专门协会,逐步落实办公场所,至少安排一处固定活动场所,配备专(兼)人员。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加强分类指导,按照以基层为重点的原则,探讨专门协会依托社区残疾人协会和乡镇残联开展工作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