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

  三、加强气象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八)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系统。深入研究气候变化与我省农业的应对策略,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系列化气象服务,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指导。建立粮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干旱、内涝、低温、霜冻、大风、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粮食产量预报业务。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的气象预报。开展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加强黑龙江气象兴农网建设。加强县级气象台站建设,提高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
  (九)加强森林草原防火扑火气象服务。建立长、中、短期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月季尺度森林火险分级预报业务系统,加强森林火险等级中短期和长期火险趋势预报预测,为防火扑火提供科学依据。气象、林业、草原等部门要密切合作,采用卫星遥感、飞机巡查、雷电监测、地面观察等手段联合监测火险及火情,建立配合紧密、科学打烧防火线和扑火决策指挥机制,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森林草原防火扑火中的重要作用。
  (十)做好交通、旅游气象服务。气象和交通、公安部门要紧密配合,在高等级公路上建立自动气象站,加强对公路沿线天气的监测,开展暴雨、大雪、大雾、道路结冰、低能见度、大风、沙尘等影响交通安全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为公路、铁路、航运等提供气象预报警报。在全省主要旅游风景区及沿线建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为旅游安全提供气象保障。
  (十一)加强城市环境和公共卫生气象服务。要建立城市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城市火险、空气质量、雷电灾害、渍涝排水、冬季采暖和采暖期预防煤气中毒及清冰雪等专业气象服务。建立气象与卫生、环保等部门的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规律影响机理的综合研究,建立气象环境变化对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业务服务系统,为突发公共卫生和环境污染等应急事件处置提供气象保障。
  四、大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十二)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合理开发利用云水资源。要继续推进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开展,使作业影响区覆盖全部农区和林火多发区。进一步完善飞机、火箭、高炮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指挥系统,健全全省人工增雨防雹立体化作业体系。加快建设省级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更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实现由应急增雨抗旱扑火作业向常规增雨(雪)作业的转变。进一步完善扑灭大规模森林草原火灾、严重空气污染等事件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机制。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