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总工会、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3、建立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经验交流机制。三年行动期间,不定期召开全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经验交流座谈会,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各地的工作经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工作效果。
  4、建立劳动用工登记制度。2006年,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要全面建立劳动用工登记制度。通过劳动用工登记,摸清企业劳动用工及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建立本地区的劳动用工数据库,力争2007年底,全省基本实现对劳动合同的动态管理。
  5、规范劳动合同文本。针对不同行业及不同类型用工的特点,分类制定规范、简明、实用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并向社会公布,指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行拟订的劳动合同文本,应报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备案。
  6、指导、帮助用人单位依法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劳动合同管理台帐,依照内部民主程序制定、完善与劳动合同制度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实现对劳动合同签订、续订、变更、解除、终止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促进劳动合同依法履行及劳动合同制度的规范运行。
  7、加大对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管力度。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加强日常巡查、举报专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对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依法予以处罚,对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依法向社会公布。在三年行动期间每年组织开展1-2次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重点检查私营企业、改制重组企业及建筑施工企业签订、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将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实施情况列入劳动保障年度书面审查和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的重要内容。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较差的用人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参与评先评优活动。有条件的市要积极探索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监控系统和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劳动监察工作的高效、快捷和无缝隙监管,确保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
  8、积极开展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每年要组织开展专项的宣传月或宣传周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观念深入企业和职工。大力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对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加强对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劳资管理人员的专题培训,提高其劳动合同管理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总工会、企业联合会要充分认识劳动合同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把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作为协调劳动关系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成立专门领导小组,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克服难点,切实把三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