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措施,确保秋种目标和要求落到实处
(一)落实惠农政策。今年秋种,我市继续实施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45万亩,其中凤台县25万亩、潘集区15万亩、毛集区5万亩。各地要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切实做到政策宣传到户、面积落实到户、技术服务到户、补贴兑现到户、订单签订到户。要加强补贴种子质量的监管,确保农民足额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要把良法配套作为良种补贴政策落实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区开展全程技术服务,确保项目区丰产丰收。
(二)强化技术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组织“三情”监测,把握苗情动态,强化分类指导,实现均衡增产。突出抓好高产示范,新品种展示,配套技术试验。落实好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技术人员划片包干,驻点指导,责任到人,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技术宣传。组织专家讲师团,开展秋种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三)继续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加强核心示范区建设。要及早研究制定小麦高产攻关实施方案和小麦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术规程,明确攻关思路和技术路线,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去年秋种已建的14万亩核心示范区,要继续巩固和提高。今年秋种,重点新建14万亩核心示范区,要选好示范点,使新区与老区形成布局,进一步增强示范效益和带动功能。要抓好小麦新品种展示田和良种繁殖田建设,积极引进优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展示,为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各县区于9月30前将本地区高产攻关核心示范片落实情况、新品种展示田和良种繁殖田建设情况报市农委备案。
(四)创新生产方式。认真总结和推广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五统一”服务的做法和经验,创新攻关服务的运行机制,提高核心示范区的小麦生产组织化程度。在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收获等方面率先到位,并向产前农资采购和产后流通加工延伸服务链条,使其在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中发挥重要作用。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小麦生产大户、小麦购销和加工企业在统一系列化服务上发挥其作用。以订单生产为纽带,积极推进小麦产销衔接,加快小麦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流通和加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五)畅通信息渠道。强化秋种信息报送制度,实行秋种进度通报制,通过定期通报,典型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秋种氛围,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