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扩大以越冬蔬菜为重点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同时积极推进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各地优质专用小麦高产示范田全部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组织申报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创建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三、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秋种科技含量
(一)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在品种布局上,根据茬口衔接和避灾保收的要求,扩大半冬性小麦品种比重。在品种使用上,大力推广生产上表现稳产的优质强筋、中强筋和弱筋小麦,压缩质量一般、生产稳定性差的品种。今年重点推广皖麦38、皖麦19、烟农19、偃展4110、邯6172、皖麦50、皖麦48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并在今年秋种良种繁殖时做出对应安排,确保明年有实质性突破。积极发展双低油菜种植,品种以皖油14、皖油18、华皖油1号等双低油菜为主。
(二)推广科学播种技术。重点把握好播期、控制好播量,打好播种基础,着力改变播量过大,春性品种播期过早的习惯。大力推广小麦精少量机播,改进播种机械,实行宽行机械条播,在保证适期足墒播种的前提下,亩播种量控制在10公斤以下,高产田块控制在6-8公斤。要严格把握春性品种播期,不在10月上中旬前播种。油菜育苗要留足苗床,苗床与大田比例控制在1:6左右,防止“苗床过密、大田过稀”现象。
(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测土的基础上,按照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进行配方施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大量元素肥料与微量元素肥料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大力提倡施用农家肥,推广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科学确定基肥与追肥的比例,推广小麦氮肥后移技术,重视油菜硼肥施用。
(四)、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强小麦纹枯病、赤霉病、吸浆虫、红蜘蛛和油菜菌核病、蚜虫等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优质无公害栽培要求,选准对路农药,抓住防治适期,推行统防统治。要通过健全病虫监测网络,强化病虫预报体系,建立重大病虫应急反应机制和科学用药的监管机制,使安全用药水平和防治效果大幅度提升,病虫草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五)立足抗灾,早作准备。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农田除涝抗旱工程,增强抗旱排涝能力,建设旱涝保收田。稻茬麦田和低洼地推广深沟高畦,坚决做到三沟配套,六沟相连,除涝防渍。二要提前准备,争取主动,早腾茬,早整地,早蓄墒、造墒,早培训,早播种,抢抓有利时机适时快速高质量地完成秋种任务。三要对晚茬或遇连阴雨天气,无法适时播种的地块,采用浸种、催芽、免耕开沟条播、打穴点播,播后施肥开沟覆土等应急播种技术,晚中求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