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宁波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八)强化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围绕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村落向新社区转变,传统农民向专业农民和现代农民转变中对气象工作的新需求,以构建和谐农村为切入点,增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农业气象科技、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服务能力,开展有针对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加快建设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系统,积极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工程气候论证及雷电防护等气象科技服务,进一步发展“农经信息网”、手机短信等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手段,提高农村气象信息覆盖率和使用率,加强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气象预报警报服务,减轻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九)完善海洋气象服务。加快海洋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立海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海洋天气发布系统,为海上运输、远(海)洋捕捞、海上重点工程和近海养殖、近海旅游、盐业等提供更精细的航线区域、沿海海面、沿岸区域专项天气预报警报服务。进一步提高对台风的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加强海上台风对航线影响、近岸及登陆台风引发的风灾、水灾和地质灾害的预报服务。建立海上事故救援气象保障预案,保障海上事故救援作业的安全。
  (十)做好交通气象保障。建立为空港、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服务的交通气象服务体系。加强航空飞行航线预报和航站预报,提高航空安全气象保障能力;建设高速公路、杭州湾大桥和象山港大桥以及绕城高速天气信息系统,加强对道路路面状况和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开展对影响交通安全的暴雨、洪水、大雾、大雪和冰冻等恶劣天气的预报预警以及能见度预报服务。
  (十一)加强城市气象服务。建立以城市气象灾害、城市积涝、污染扩散和城市生态预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建立气象与卫生、环保、城管等部门高效灵活的合作机制和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实现对城市易发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积极开展对城市交通、建设、能源、空气污染以及引发的城市积涝、高温、扬尘、雷电等灾害的研究,构建城市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系统、城市规划和基础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估系统以及城市重点工程气象决策咨询系统。
  (十二)积极拓展气象服务的领域。建立气象与有关部门的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环境、疾病发生规律影响机理的综合研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气象保障;建立针对化学危险品泄漏或爆炸、核事故、森林火险、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海损事故救助、反恐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的气象应急保障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