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城镇化建设的需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培训进城务工人员100万人。
--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培训失业人员100万人,其中就业率达到60%以上;创业培训达到7.5万人。
--发展职业教育,为全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口。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5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36万人。
措施:
--建设和完善全省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50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打造10个专业的技工培训集团,围绕我省支柱产业建设2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县级职教中心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等6个工程;完成“普惠制”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社区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扶困助学、新技师培养带动等6个计划。
--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
内容。
--在企业建立培训制度,制定中长期人才培训规划,建立技能人才培训考核晋升和高技能人才业务进修制度。发挥工会和企业科协的作用,围绕岗位生产实践,开展读书自学、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讲理想、比贡献”竞赛等群众性科技活动。
--在企业和社区开展创建“科普车间”、“科普班组”、“科普社区”等活动,利用科普活动室、社区科普大学、科普画廊等阵地和设施,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
--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开展全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表彰劳动预备制和职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对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职业院校实行税收优惠。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向职业院校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按规定的标准扣除。对企业支付实习生的报酬,允许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列支,并在计算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中扣除。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机关,调动公务员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工作列入相关培训教育规划和创建学习型机关培训制度。
--整合社会培训资源,依托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6所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新理论、新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