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到2010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65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与机具配套比达到1∶2.5,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以上,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引黄灌区小麦生产实现机械化,南部山区河川地小麦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0%和50%;水稻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0%和70%;玉米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0%和30%;山区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0%和30%。
┌────────────────────────────────────────┐
│专栏5 │
│“十一五”时期农业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建设项目 │
│单位:万元 │
├────────┬──────────────────┬──┬─────────┤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投资│ 新增能力(或)效益 │
├────────┼──────────────────┼──┼─────────┤
│1、动植物良种工 │完善动植物良种繁育体系,提升动植物良│500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
│程 │种供应能力。 │ │高10%,动物良种覆 │
│ │ │ │盖率提高20%。 │
├────────┼──────────────────┼──┼─────────┤
│2、动物防疫体系 │加强乡镇动物防疫站建设,完善区、县级│1000│动物防疫能力提高30│
│建设项目 │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及兽药和饲料安全、│0 │%以上。 │
│ │水产养殖管理和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与检测│ │ │
│ │体系。 │ │ │
├────────┼──────────────────┼──┼─────────┤
│3、农业技术推广 │建立健区、市、县、乡四级农业灾情预测│1000│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
│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预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环境和│0 │覆盖率达到85%,科 │
│ │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服务│ │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
│ │等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 │到50%以上。 │
├────────┼──────────────────┼──┼─────────┤
│4、农村专业合作 │扶持发展20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30│1000│辐射带动全区50%以 │
│经济组织建设 │0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 │0 │上的农户。 │
├────────┼──────────────────┼──┼─────────┤
│6、人工影响天气 │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火箭│2000│增强人工影响天气的│
│建设项目 │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决策指挥系统、人工│ │能力,是气象灾害对│
│ │催化数值模拟系统等。 │ │全区GDP的影响率在 │
│ │ │ │现有的水平上降低20│
│ │ │ │%-25% │
├────────┼──────────────────┼──┼─────────┤
│7、农业科研开发 │建设12000平米科技创新中心大楼、现代 │1700│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
│试验基地建设项目│农业高科技实验园区、科技产业孵化中试│0 │力。 │
│ │区和示范区,购置科研设备等。 │ │ │
└────────┴──────────────────┴──┴─────────┘
(六)农村公共及社会事业
农村安全饮水: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人畜饮水困难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力争解决100万人饮水安全。
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技术,建设农村沼气30万户,沼气入户率达到50%。
农村教育: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认真组织实施好“‘两基’攻坚计划”,巩固和完善已“普九”地区的农村学校,推动农村初中薄弱学校改造;同时加强民族教育,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培养紧缺专业技能型实用人才。
农村公共卫生:规范村卫生室建设,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基本形成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民大病救助制度,完成农民大病统筹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县中医院及妇幼保健所的建设,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稳步扩大覆盖范围和农民参合率;同时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每年安排5个县级、25个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建设,用3年-5年的时间,分期分批新建或改扩建全区县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所),确保每个县、乡均有1个达到国家标准的计划生育服务站。
农村文化事业: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作,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争取“十一五”期间使90%的农民能够免费收看8套以上电视节目;推进农民体育健身运动,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
农村供电:优化农村中低压电网,进一步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到2010年全区农户通电率达到100%,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100%,基本满足农村10年-15年发展需求。
农村道路:抓住国家实施的农村 “千亿元” 公路工程的有利时机,新建、改建各种农村公路7700公里,重点使500个行政村通等级公路、500多个行政村通油路,实现全区100%的行政村通等级公路;80%的行政村通油路,基本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
│专栏6 │
│“十一五”时期农村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 │
│单位:万元 │
├───────────┬───────────────┬───┬─────────┤
│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 投资 │ 新增能力(或)效益 │
├───────────┼───────────────┼───┼─────────┤
│1、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配套教学辅助用房、生活服务用房│18525 │新增学校84所,总建│
│工程 │、行政办公用房 │ │筑面积310845平方米│
│ │ │ │。 │
├───────────┼───────────────┼───┼─────────┤
│2、塞上农民新居及南部 │配套建设乡村道路、供水、绿化和│39700 │引黄灌区30%以上的 │
│山区特困灾民危窑危房改│清洁能源,完成川区农民新居5年 │ │村庄布局合理、美观│
│造工程 │规划,山区危窑危房改造3年-5年 │ │大方,50%以上的农 │
│ │规划,改造山区危窑危房4万户。 │ │宅安全、舒适。 │
├───────────┼───────────────┼───┼─────────┤
│3、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新建改建各种农村公路7700公里。│380000│实现100%的乡镇通油│
│ │ │ │路、100%的行政村通│
│ │ │ │等级公路,其中80% │
│ │ │ │的通油路。 │
├───────────┼───────────────┼───┼─────────┤
│4、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 │改扩建县级医院、中医院、妇幼保│32100 │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
│系建设项目 │健所、乡镇卫生院建筑面积260000│ │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 │平方米。 │ │ │
├───────────┼───────────────┼───┼─────────┤
│5、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 │新建电视信号转发站、配套电视发│ 3048 │使1249个20户-50户│
│ │射机 │ │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
├───────────┼───────────────┼───┼─────────┤
│6、全区县、乡级计划生 │全区所有县、乡计划生育服务设施│ 9000 │新增建筑面积68000 │
│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标准化 │ │平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