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加强水产苗种繁育体系、渔业标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水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渔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重点建设湖泊湿地生态渔业基地和“四水产业”(水产养殖、水生植物种植、水禽养殖、水上旅游)基地,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其中: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认定率达到80%以上,水产品外销率保持在70%以上,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
(二)农业产业化
依托优势特色种养业,发展壮大10个年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培育10个自治区级农产品行业协会,50家上规模、上档次、带动力强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50%以上;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能力,主要农产品初加工以上加工转化率达30%-4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超过1.5∶1;强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标准化建设,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期监测和评价制度,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标识、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制度。依托龙头企业的建设与发展,逐步扩大优势特色产业带。枸杞面积达到60万亩,总产量达到9600万公斤,商品量占国内市场6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70%。存栏奶牛 50万头,80%奶牛进入养殖园区和规模奶牛场,机械挤奶普及率和青贮饲料入户率达到80%以上。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00万头和150O万只,牛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65%以上。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平均单产达到1350公斤,淀粉型马铃薯淀粉含量由目前的16%提高到18%,马铃薯加工及外销率达到80%。全区瓜菜面积达到24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达到50万亩,中部干旱带硒砂瓜达到100万亩。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其中: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认定率达到80%以上,水产品外销率保持在70%以上。建优质葡萄基地30万亩,其中酿酒葡萄20万亩。种植苜蓿1000万亩,其中留床面积800万亩,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发展到10万亩,优质牧草商品率达到12.5%。
┌─────────────────────────────────────────┐
│专栏2 │
│“十一五”时期农业产业化重点建设项目 │
│单位:万元 │
├────────────┬─────────────┬───┬──────────┤
│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计划投│ 新增能力(或)效益 │
│ │ │ 资 │ │
├────────────┼─────────────┼───┼──────────┤
│1、枸杞产业化建设项目 │新增枸杞面积22万亩,培育深│ 6000 │枸杞干果产量3000万公│
│ │加工龙头企业,加工率达到30│ │斤。 │
│ │%。 │ │ │
├────────────┼─────────────┼───┼──────────┤
│2、奶产业化建设项目 │新增存栏奶牛27万头,80%奶│120000│存栏奶牛50万头,夏进│
│ │牛进入养殖园区和规模奶牛场│ │公司进入全国同行业十│
│ │。 │ │强。 │
├────────────┼─────────────┼───┼──────────┤
│3、清真牛羊肉产业化建设 │新增肉羊饲养量502万只,肉牛│130000│牛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
│项目 │饲养量84万头。 │ │量的60%。 │
├────────────┼─────────────┼───┼──────────┤
│4、马铃薯产业化建设项目 │新增马铃薯面积180万亩,鲜 │ 8000 │农民来源于马铃薯产业│
│ │薯产量240万吨。 │ │的收入增加50元-100 │
│ │ │ │元。 │
├────────────┼─────────────┼───┼──────────┤
│5、葡萄产业化建设项目 │新增优质葡萄基地16万亩,其│48000 │新增葡萄生产能力8万 │
│ │中酿酒葡萄13万亩,鲜食葡萄│ │吨。 │
│ │3万亩。 │ │ │
├────────────┼─────────────┼───┼──────────┤
│6、硒砂瓜产业化建设项目 │中部干旱带新增露地西甜瓜面│10000 │新增西甜瓜产量90万吨│
│ │积70万亩。 │ │。 │
├────────────┼─────────────┼───┼──────────┤
│7、优质牧草产业化建设项 │新增苜蓿种植种面积380万亩 │11000 │新增草地380万亩,年 │
│目 │,新建牧草种子基地10万亩。│ │加工销售苜蓿草产品46│
│ │ │ │万吨。 │
├────────────┼─────────────┼───┼──────────┤
│8、优质粮食产业化建设项 │建设标准粮田400万亩,完善 │26000 │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目 │良种繁育、病虫害预警防治体│ │58万吨 │
│ │系等 │ │ │
├────────────┼─────────────┼───┼──────────┤
│9、渔业产业化建设项目 │新增水产养殖面积24万亩,全│18000 │新增水产品产量达到10│
│ │区无公害水产品达到80%以上 │ │万吨以上。 │
│ │,外销率70%以上。 │ │ │
├────────────┼─────────────┼───┼──────────┤
│10、蔬菜产业化建设项目 │蔬菜面积达到120万亩,其中 │40000 │新增蔬菜产量135万吨 │
│ │设施蔬菜50万亩,冷凉菜30万│ │。 │
│ │亩。 │ │ │
├────────────┼─────────────┼───┼──────────┤
│11、西北生态与现代农业省│完成隆德、盐池、利通区猪牛│10000 │促进试点县生态建设与│
│域示范区建设项目试点工程│羊现代农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 │现代农业产业化协调发│
│ │展示范区建设项目 │ │展 │
└────────────┴─────────────┴───┴──────────┘
(三)水利
水利基础设施:引扬黄灌区以节水、高效、防污为目标,抓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青铜峡河西灌区的西干渠与唐徕渠、汉延渠与惠农渠合并改造、沙坡头灌区南北干渠改造、西夏渠、扶贫扬黄灌溉一期、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续建等重大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提高引黄灌区高效、节水保障能力。中部干旱带要着重解决好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在扬黄工程辐射范围内,但当地无水源的地区,将扬黄水作为供水水源,沿公路干线布设供水工程,以集中引、分散用的方式,使特大干旱年份群众能就近拉水;在有水库、塘坝等蓄水条件的地区,以库、坝为水源,修建供水工程,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既无地表水、居住分散且偏远的地区,适当增加水窖数量,完善水窖集水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水窖蓄水能力,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南部山区抓紧六盘山水系综合开发利用,完成东山坡一、二、三期引水和桃山引水工程,配套完善库井灌区农田水利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