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离血清:将采集的所有血标本在县级疾控中心进行血清分离,并将分离后的血清分成2管(A和B管)。A管血清装入1ml的血清保存管内,血清量为0.8ml;其余血清装入另外一个2ml的B管中(约1ml);将剩余血凝块保存在采血管中
(五)标本保存:A、B两个血清管和装有血凝块的采血管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编号,再将采血管上的条形码中的两联分别粘贴于A、B两个血清管上(留一联备用),在4~8℃条件下冷藏保存。
(六)标本运送:所有分离后的血清标本和血凝块标本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待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冷藏送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七)数据录入:严格按照双录入的要求统一录入,问卷调查第一次录入在县级调查结束后进行,第二次在省级完成,数据经核对校验无误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调查程序
(一)省级调查前的准备
1、成立调查队伍: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本次调查工作办公室,设立协调小组与专家组,并向国家血清学调查工作组报告。做好处理调查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的应急准备。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调查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负责现场督导、人员培训;负责标本收集、送检、数据录入与上报,必要时应协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时完成调查工作,必须保证每个调查县有省级督导人员参与。
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本次调查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市、县级负责组织调查队,实施现场调查,包括开展个案调查、标本采集、血清分离与运送。
市、县级疾控中心组织人员成立现场调查工作组,包括现场调查小组、实验室标本处理小组和调查数据录入小组。具体人员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采血员、实验室工作人员、数据录入员及协调员等,根据实际情况可分成多个调查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负责现场问卷调查;采血员负责血标本的采集,必须是具有娴熟静脉采血技术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具有丰富婴儿采血经验的医务人员;数据录入员负责现场调查数据的第一次录入;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内标本的血清分离、分装及运送;协调员负责现场人员的组织、秩序维护,人员协调等。
2.人员培训:在调查活动开展前,省级对市、县级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全国乙肝及其它疾病血清学调查工作方案介绍;调查抽样与入户;现场入户调查的工作技巧;标本采集,分离运输;数据录入和核对等。
3.调查物品的发放:本次调查所用工作手册和调查问卷调查整理表,采血器械等由国家统一配置并在调查前下发至省级疾控中心,省级疾控中心分配到调查县。县级疾控中心在国家级所配物品的基础上完成所有调查物品的准备。详见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