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物价局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通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第2号《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第七条“(四)进行非对等物资串换,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21、通过以物抵债,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
  (2)《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四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第2号《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第七条“(五)通过以物抵债,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22、采取多发货少开票或不开票方法,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
  (2)《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四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第2号《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第七条“(六)采取多发货少开票或不开票方法,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23、通过多给数量、批量优惠等方式,变相降低价格,使生产企业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
  (2)《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四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第2号《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第七条“(七)通过多给数量、批量优惠等方式,变相降低价格,使生产企业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24、在招标投标中,采用压低标价等方式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
  (2)《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四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第2号《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第七条“(八)在招标投标中,采用压低标价等方式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25、采用其它方式,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
  (2)《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四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第2号《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第七条“(九)采用其它方式,使生产企业实际出厂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经销企业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的。
  26、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条:“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有关法律对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的处罚及处罚机关另有规定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有本法第十四条第(一)项、第(二)项所列行为,属于是全国性的,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认定,属于是省及省以下区域性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定。”
  (3)《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五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27、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大幅度提高价格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2)《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五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国家发改委《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2004第14号令)第二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哄抬价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一)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大幅度提高价格的
  28、生产成本或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大幅度提高价格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2)《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五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国家发改委《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2004第14号令)第二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哄抬价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二)生产成本或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大幅度提高价格的
  29、在一些地区或行业率先大幅度提高价格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2)《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五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国家发改委《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2004第14号令)第二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哄抬价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三)在一些地区或行业率先大幅度提高价格的。”
  30、囤积居奇,导致商品供不应求而出现价格大幅度上涨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2)《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五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3)国家发改委《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2004第14号令)第二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哄抬价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四)囤积居奇,导致商品供不应求而出现价格大幅度上涨的。”
  31、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或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条:“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有关法律对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的处罚及处罚机关另有规定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有本法第十四条第(一)项、第(二)项所列行为,属于是全国性的,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认定,属于是省及省以下区域性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定。”
  (3)《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2006年国务院令第461号)第五条“经营者违反价格法十四条的规定,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它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九条:“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中经营者为个人的,对其没有违法所得的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