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适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3、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统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凡持有贵阳市农业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在二、三产业有就业要求的人员,均可在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村级就业服务站进行求职登记,纳入全市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各区(市、县)要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信息卡和数据库,与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信息网对接,实行动态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建好劳动力资源基础台账、需求台账以及劳动力资源动态跟踪服务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服务好。

  (2)实行城乡劳动力统筹管理,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和社保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服务组织,加大对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资金、设施和人员投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深入开展。

  (3)建立村级就业服务站。各区(市、县)要在行政村建立就业服务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就业信息、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劳务输出及动态跟踪服务。就业服务站的日常管理费用由区(市、县)促进就业资金解决。

  (4)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信息平台。要将农村劳动力动态信息纳入全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形成城乡统一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信息平台,促进城乡信息对称,使城乡就业岗位和农村劳动力有效对接。

  4、积极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要立足于贵阳市实际,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按照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十字”方针,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就业领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创造农业内部就业岗位;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优势企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分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围绕旅游资源优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外省市区的劳务合作与联系,在输入地建立劳务窗口,建立劳务基地,努力开拓市外劳务市场,扩大农村劳动力输出领域。

  5、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能力。一是建立督检制度,定期不定期抽查办学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规范办学行为。二是加强业务指导,督促培训基地实施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适应市场需求、农民工需要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培训基地要积极引导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逐步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率。三是建立并落实好竞争机制。按照培训市场化、资源集约化、鉴定标准化的要求,面向社会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培训转移基地的建设。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各培训基地的培训合格率和转移就业率进行重点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行优扶劣汰。四是加大对培训基地的设备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教育部门将对县级职教中心进行重点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能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