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要围绕群众关切和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打击偷税、骗税、非法减税及整顿规范出版物市场、文化娱乐市场、信息网络市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5、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加强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和化解涉法群体性事件的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增强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法律公信力。
6、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六进”活动。要认真组织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全面、扎实地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发展和深化,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热潮。各地要加强“六进”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协调组织,健全和落实“六进”活动的内容和措施。不断充实“六进”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以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为基本载体,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电视、广播等传媒开展城乡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和推动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继续推进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四个一”工程。繁荣法制文艺创作,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进一步搞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全省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社区法制宣传日等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三、普治结合,深入推进各领域的依法治理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治省的任务和目标,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的实践形式,认真组织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整体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加强地方依法治理,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
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法制建设的要求,切实制定依法治理规划,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州、依法治县市区工作,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各地党委要加强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注重运用法律途径和手段,凝聚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动员和团结社会各种积极力量,领导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形成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依法决策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推动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相互统一。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模范遵守
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
宪法和法律办事,自觉在
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人大要依法保障和监督
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的实施,依法决定地方国家机关的设立及相关选举、任免事项,依法审议决定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事项,依法监督其它国家机关履行职能。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努力建设法治、责任、廉洁政府。各级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有效地实行内部监督制约和过错责任追究,不断提高司法和行政执法水平,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司(执)法,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广大干部群众要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解决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