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信访条例(2006修订)


  (一)了解信访工作制度和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

  (二)要求信访工作人员提供与其信访请求有关的咨询服务;

  (三)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信访工作人员提出回避请求;

  (四)向办理机关查询其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五)要求对姓名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的事项予以保密;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七条 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应当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二)提出的信访请求客观真实,不得歪曲、捏造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三)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信访活动;

  (四)履行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处理决定;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信访工作机构和信访工作人员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各级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信访工作人员;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或者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配备相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或者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第十九条 信访工作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处理信访请求;

  (二)办理信访事项;

  (三)协调、督促检查信访请求的处理和信访事项办理意见的落实,提出改进工作、追究责任的建议;

  (四)提供与信访人提出的信访请求有关的咨询服务;

  (五)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六)指导、督促、检查下级国家机关的信访工作,总结交流信访工作经验;

  (七)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信访人依法信访;

  (八)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二十条 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在信访接待场所、本机关网站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下列事项:

  (一)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受理电话、接待场所、来访接待时间;

  (二)本机关信访事项受理范围;

  (三)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工作规范以及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

  (四)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的方式;

  (五)实行负责人信访接待日的机关,公开接待日的安排;

  (六)其它方便信访人的事项。

  信访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信访工作机构应当予以说明、解释。

  第二十一条 信访工作机构应当通过互联互通的信访信息系统,实现国家机关信访工作机构之间信访信息资源共享。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