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通用装备产业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重点突破百万吨乙烯和丙烯气压缩机的设计技术、千万吨以上能力的炼油装置结构优化设计及制造技术、煤液化工程相关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发展大乙烯、大化肥、大炼油所需装置,加快高效调速大流量输油管线泵、往复式压缩机、PVC成套装置等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煤液化工程配套1250KN压缩机、大型石油天然气集输装置配套用离心机组等高端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
--船舶产业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重点突破大型船舶实船总体设计技术、船体结构优化设计技术、船舶自控/监测系统设计制造技术、实船特殊精度控制技术、专船工艺装备制造技术、舾装优化设计制造技术及海洋工程详细设计的计算技术、调试技术、项目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大型、超大型船舶及海上作业平台等高端产品,开发大型液化气船、公害处理特殊船、豪华游轮、深水浮式生产储油船等特种专用船舶产品。加强修船技术的研发和攻关,做大做强修船业。加快高环保标准超大功率船用柴油机、船用推进器、船用曲轴、船用阀门等主要配套产品开发,推进其国产化进程。
--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重点突破新车型车体结构优化设计技术、新型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专用车设计制造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加快发展系列轿车、轻型客车,新型豪华旅游客车,重型矿运车、高空作业车等特色专用车辆新产品。加大发动机、车桥、曲轴、安全气囊等汽车零部件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快提升我省汽车零配件产业技术水平。
--机车产业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重点突破高原低氧条件下运行的机车设计制造技术、高速承载机车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城市轻轨和地铁车辆系列产品设计制造技术、磁悬浮技术在城市轻轨上的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高速重载机车、高原机车、干线大功率机车等新型机车产品,尽快提升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提速货车、重载货车、电气化铁路所需专用配套器材等产品的技术档次,实现机车车辆的高速、高档、高稳定性以及国产化、系列化和批量化。
--工程机械产业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重点突破静液压掘土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高速公路综合养护成套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大型煤炭连续采掘设备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市场急需的大型、成套和专用特色产品,实现工程机械产业技术的全面升级。
--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通过组织培训、现场交流等方式,推广应用各种计算机辅助单元(CAX/PDM)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可重构制造 (RMS)技术、虚拟制造及网络化制造(VM/VM)技术、嵌入技术、现场总线控制 (FCS)技术、数控(NC)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ERP/SCM/CRM)、机器人技术、高压电力电子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制造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
2.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增强原材料产业的竞争优势
加大先进技术与工艺的开发应用力度,推动原材料工业向集约化、系列化和高加工度方向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到2010年,基本建成与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总体技术与工艺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水平。到,2020年,重点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为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材料保证。
--冶金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难选黑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的采选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矿石收得率和利用价值;开发高炉长寿技术,热风炉增温技术,高炉余压发电技术,高效、低成本、洁净钢流程集成技术,推广铁水“三脱”预处理的集成与调控技术,高效炉外精炼技术,夹杂物控制及预报技术,高效优质板坯连铸集成技术等实用技术,提升冶炼工艺和技术水平;突破轧钢工艺中的控冷控轧、强力轧制、超细晶轧制技术和新一代钢铁生产流程中的薄带连铸的新技术。重点开发高级别轿车面板、高强度级别管线钢、高强度集装箱板、高级船板、高级家电面板、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压锅炉板、铁素体不锈钢板、高等级轴承钢、轿车用齿轮钢和军工用钢等高精尖钢材品种。
--石油化工关键技术及产品。推广三次采油技术、油气水处理工艺技术和深水勘探、开发、管输技术;应用醚化、异构化、烷基化和加氢精制等提高油品品质的系列工艺技术;开发先进的气化技术和缓释尿素生产技术、新型低能耗天然气制合成气工业生产技术、天然气制液体燃料(合成油、二甲醚)和芳烃技术、天然气直接制乙烯技术、“煤制醇醚烯烃”和“煤变油”技术。
--建材重大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消纳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污泥及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节能粉磨生产水泥新技术、新型建材高效优质生产工艺技术、新型建材应用技术、特种玻璃生产工艺技术、中高档陶瓷产品生产工艺技术;推广应用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水泥清洁生产技术。开发高性能玻璃纤维、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超薄超厚玻璃、低辐射玻璃及各种精细陶瓷新产品、高档建筑密封材料;地下工程防水材料、城市桥梁工程防水材料、垃圾填埋场及城市污水处理厂防水材料新产品。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科技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方针,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实现一批重大技术的突破,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到2010年,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水平,优质高产品种覆盖率达96%以上;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辽宁农业科技的综合竞争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1.优质高产专用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引进;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