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地质工作的主要目标。基础地质调查得到加强,地质找矿实现新突破;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全面提高;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立起充满活力的地质工作新体制;地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地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地质工作管理进一步加强,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强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
(四)突出优势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查。有色金属、贵金属、煤、磷是我省优势和重要矿产资源。要突出优势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兼顾其他矿产勘查。在矿种上以铜、铅锌、锡、金、煤、磷等矿产为主,兼顾铁、锰、油气及铀等矿产。在区域上非能源矿产勘查要重点突破滇西、巩固发展滇东、深化提高滇中、境外优先周边。滇西成矿区要集中力量加强“西南三江成矿带”云南段的勘查工作,以铜、铅锌、锡、金、银为勘查重点,力争在找矿上实现重大突破,新发现和评价一批大中型矿产地,打造云南“三江”成矿带的国家级有色金属勘查开发基地;滇东北成矿区以铅锌、银为勘查重点,探明一批可供开发矿产资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铅锌、银资源基地;滇东南成矿区以锡、铅锌、金、银、铝土矿为勘查重点,新增一批资源储量,形成滇东南锡、铝、锌资源基地;滇中成矿区重点勘查磷、铜、铁、金、铂族等矿产,为滇中矿业基地新增一批接替资源。能源矿产中煤的勘查要加强滇东兼顾滇西,滇东地区要集中力量加强昭通镇雄-威信矿区、曲靖老厂-恩洪矿区等大型煤炭基地勘查,打造能源及煤化工资源基地。滇西地区要进一步开展对丽江华坪、大理祥云-宾川煤炭矿区的扩大勘查;石油、天然气主要开展南盘江凹陷、楚雄盆地等含油气盆地的勘查;煤层气勘查以滇东煤矿区为主,为商业性开发打好基础;铀矿要重点加强对滇西等有良好成矿条件地区的勘查。“十一五”期间,努力实现新发现和进一步评价大中型矿产地30处,新增探明资源储量:铜250万吨、铅锌300万吨、锡10万吨、金150吨、银2000吨、铁2亿吨、磷矿1亿吨、煤20亿吨、天然气150亿立方米、铀3000吨,实现主要矿产经济可采储量有较大增长。
(五)做好矿山地质勘查。按照理论指导、技术优先、探边摸底、外围拓展的要求,结合国家实施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计划开展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型资源危机矿山、资源枯竭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以及矿业基地后备资源勘查方面。采用新的找矿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东川铜矿区、个旧锡矿区、易门铜矿区、大姚铜矿区、文山都龙锡锌矿区、大红山铜铁矿区、会泽铅锌矿区及龙陵勐兴铅锌矿区等老矿山的深部及外围开展勘查,寻找新的资源。积极开展对贫矿、共伴生矿和尾矿的综合评价、勘查和利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