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科技厅关于福建省中长期(2006-2020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改革建立新型科技研发体制。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科研机构进行优化重组,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加强研究型大学、创新型科研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促进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造就领军人才。凝炼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推行项目招投标制、首席专家制、课题负责制,加强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部门合作,造就复合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各领域学科带头人、高级专家、中青年专家,构筑一批能打攻坚战的科技团队。

  拓展国内外人才和智力引进通道。加大高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开发闽籍院士、知名专家的智力资源。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内外科技人才来闽工作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留学人员来闽创业。鼓励科技人员以项目合作、联合攻关、兼任职务、访问讲学、顾问咨询等多种方式,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营造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良好氛围。建立新型的多层次选贤用才体系,建立公平、择优的人才选聘机制,激活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不同创新目标,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对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以获得发明专利为主,鼓励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回报;对公益性科研成果的评价以取得的社会效益为主。营造保障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四)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构建四大科技条件平台。“十一五”期间,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构建技术研发协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服务、科技资源共享等科技条件平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新建若干个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和优势行业建立科研机构、研发中心或博士后工作站。整合和健全公益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兴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构筑全省性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强化“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和“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项目推介、成果对接、技术转移、人才集聚和资金导向的功能,为我省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效益的国内外科技项目成果对接和交流通道。经过15年努力,全面提高我省科技条件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立健全平台共享机制。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调控增量、激活存量,分阶段建成与创新型省份相适应的政府引导、社会共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共享互利的科技条件平台,推进与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对接。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建立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五)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交流

  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针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加强与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科技合作,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项目;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学者参与重大国际及区域性科技合作。建立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办好各类重大科贸项目对接会。推动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出口,增强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

  深化两岸三地科技合作。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多的科技合作形式,进一步吸引港澳台高科技企业与专家来闽创业,鼓励共建研发中心,实现技术对接与创新。主动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转移,重点建设光电、信息、农业等闽台科技合作基地,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大力引进台湾良种、先进技术。充分发挥海交会、台交会等合作交流的载体作用,健全和落实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技交流合作机制。

  扩大区域省部科技合作。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科技领域的紧密对接、联动发展;推动我省与中科院、工程院、社科院和国防科工委间的合作,大力引进闽籍院士、专家参与本省科技重大项目研发。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跨区域开展多形式合作,促进跨地区技术与资本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借梯登高、借智成势、借力兴业的发展新格局。

  (六)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努力培育创新精神,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营造保障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

  努力发展科普事业。实施全民科学普及行动计划,鼓励全社会兴办科普事业,逐步增加科技宣传和普及工作经费的投入,进一步抓好科技普及设施场所的建设;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场所,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宣传普及活动;充分发挥科技学会和行业协会、县乡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和能力,为科技创新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