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电力电子装备
高压、大功率、无谐波污染的电机调速装置和其它电力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各种高转换效率开关电源、交流逆变器、全固态高频加热设备,开关设备和电抗器,变电站及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在线监测、故障诊断等装置。
25.半导体照明器件和产品
蓝、绿光超高亮度发光二级管(LED)等半导体照明器件,蓝、白光技术及半导体照明装置,LCD用背光源等。
26.汽车电子产品
汽车安全气囊系列产品、节油环保型电子点火装置、燃油喷射电控装置、电子控制传感器、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卫星导航定位装置、防撞雷达、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产品产业化。
三、新材料
在新材料领域我市已形成了若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和产业群。近期将重点发展金属及非金属复合材料、特种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钢铁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实用纳米材料及技术、膜材料及组件、农用新材料。
27.金属及非金属复合材料
铝-钢、钛-钢、铜-钢、铝-钛、铜-铝、钢-不锈钢等双金属材料,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特种功能陶瓷材料、陶瓷基金属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它新型材料。
28.特种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碳纤维(含高模量碳纤维)、聚丙烯碃纤维、氨纶纤维、玄武岩纤维及树脂增强基复合材料,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绿色玻璃钢-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制品,玻璃钢输气管道、轴承、汽车覆盖件等。
29.先进钢铁材料
新一代碳素结构钢、高强度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沉淀硬化不锈钢、高双相不锈钢,超细组织钢铁材料的热加工,先进微合金化、高均质(全等轴晶)连铸坯,高洁净钢的冶炼工艺,高强度耐热合金钢及铸锻工艺和焊接技术。
30.新型合金材料
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高强度、高韧性变形铝合金,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镁及镁合金的液态铸轧技术,镁、铝、钛合金系列化产品(线、板、带、薄板、铸件、锻件、异形材等)的加工与焊接技术,后加工成形技术和着色、防腐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采用高新技术的有色金属加工和高纯金属生产。
31.特种功能材料
功能薄膜、人工晶体和金刚石等信息材料,储能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碳化硅陶瓷材料、稀土影象材料、稀土功能材料、超低银量X光片材料、微粉材料、节能材料、催化材料,各种生物功能材料等。
32.实用纳米材料及技术
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金属材料,纳米级或近纳米钛白粉材料、高温合金粉末以及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材料表面纳米化改性技术,纳米材料在通信、医疗和环保等新兴产业以及化工、建材、纺织和轻工等基础产业的规模化应用。
33.膜材料及组件
膜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成套装置,均相系列荷电膜及装备,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膜的制备与应用,纳米结构敏感膜,液体脱气膜装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