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树立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工作理念,着力研究新形势下全民普法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宣传形式,总结推广典型,探索工作规律,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以
宪法为核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在本市的落实。深入学习宣传
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学习宣传
宪法,增强全体市民的宪法意识,真正使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不断深入人心;学习宣传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增强广大群众依法有序参与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学习宣传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科学内涵,增强全体市民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使
宪法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深入开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全市的经济建设服务。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宣传教育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眼于本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引导广大公民熟悉和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培育市民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意识;围绕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学习宣传市场开发、经济管理、外经外贸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能力;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打击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和整顿出版物市场、文化娱乐市场、信息网络市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围绕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学习宣传有关科技开发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围绕“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学习宣传和大力提倡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城市建设、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育市民人口、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奠定思想基础;加强有关燃放烟花爆竹、养犬、市容卫生、城市绿化、市政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市民现代文明意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加强对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市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开展城镇拆迁、国企改制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