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快陕南工业园区建设。以汉中、安康、商洛中心城市及县城为依托,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突出特色”的思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商州刘湾产业园、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康生物医药产业园、柞水盘龙生态产业园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支持陕南产业园与关中开发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互利共赢。
7、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有关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从事药、茶、蚕、猪等农副产品深加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业。发挥“陕西省乡镇企业科技与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鼓励陕南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8、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在陕南突破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宣传陕南的资源优势,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进招商方式,引进项目、资金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好区域内和区域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竞争力,真正实现由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9、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把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作为促进陕南突破发展的持久动力,强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的职能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突出抓好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等软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建立“依法行政、公开诚信、管理规范、高效服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加大政务公开,为投资者提供“一厅式”办公服务。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通过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吸引资金、人才和技术的能力,提升自身发展内在动力。
四、保护生态环境和汉江水源
10、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和汉江水源,使陕南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保持生物多样性。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陕南矿产开发要科学论证,坚决关小治乱,提高准入门槛,控制开发范围。各类工业“三废”要做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加快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加强汉江支流重点污染河段综合治理,确保汉丹江出省断面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到“十一五”末,陕南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70%,把陕南建设成生态环境优良、发展条件优越、人居环境优美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