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级示范高中。吉林一中办学规模控制在90个班型之内,吉林十二中办学规模确定为48个班型,毓文中学、吉林二中办学规模确定为42个班型。
2.省级重点高中。吉化一中办学规模确定为48个班型。吉林四中、实验中学、铁路中学办学规模确定为42个班型,并从2006年起,停止初中招生,三年内取消初中部分,办成独立高中。十八中高中办学规模暂定为36个班型,其初中部分待条件成熟时停办。
3.纳入省级重点高中管理序列学校。松花江中学办学规模确定为42个班型,江城中学、毓文中学东校办学规模确定为36个班型。
4.普通高中。东大中学高中办学规模确定为24个班型;四十九中高中办学规模确定为24个班型,其初中部分待条件成熟时停办;五十五中高中办学规模确定为24个班型。
(三)吉化中小学的调整待过渡期结束后,按市政府第十三届五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吉林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意见》执行。
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布局调整,全市城区共撤消小学9所、九年制学校3所、取消九年制学校的初中部分1所、取消九年制学校的小学部分1所、撤消初中5所、取消完中的初中部分4所、取消完中的高中部分1所、取消职业学校的初中部分1所。调整后的城区学校共有小学59所(含民族学校3所),九年制学校4所,初中23所,完中7所(含民族学校1所),高中9所。其中市直属学校有小学3所(含民族学校1所),初中5所,完中3所(含民族学校1所),高中9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幼儿园1所。
五、时间安排
(一)第一学年度(2006至2007年)
1.完成三中与十三中的合并工作;
2.完成化纤学校的撤消工作;
3.十一中、十七中、五十中停止招生;
4.四中、实验中学、铁路中学、五十五中、女子学校的初中部分停止招生;
5.各区上报布局调整方案。
(二)第二学年度(2007至2008年)
1.完成吉化中小学的调整工作;
2.完成十一中、十七中、五十中的撤消工作。
六、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区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布局调整工作的认识。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使布局调整工作有力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