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2006年,各区、市、县要在辖区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企业中各选择1个以上企业开展食品安全信用建设试点,以试点带动其它;二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各区、市、县政府要统筹协调食品监管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思路和办法,实现监管到位;三是要加强食品抽检力度。各区、市、县除完成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安排的抽检任务外,要制定本辖区的食品抽检计划,落实抽检经费,确保抽检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二)加强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1、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提高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的水平。
继续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从源头上制止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蔬菜、茶叶、水果等食用农产品;加强对兽药生产经营的管理,严厉打击水产品使用氯霉素和畜产品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物的非法行为;向农民普及安全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激素等知识,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规范种植、养殖行为;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养殖小区、示范农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和推动农产品和食品认证工作,推广“公司+基地”模式,有条件的食品生产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的行为;切实加强对实施“九大行动”的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和落实措施,确保“九大行动”稳步推进,务求取得实效。此项工作由农业局、蔬菜办共同负责,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商务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等部门配合。
2、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切实提高食品工业水平。
(1)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一是建立落实以“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措施具体、责任到人;二是进一步推进食品质量安全的分类监管,突出监管重点,实施分类指导、分类监管。着力强化后续监管,切实加大不合格产品的市场退出力度;三是切实把无证查处作为生产许可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击无证生产违法行为;四是切实加大对获证产品的抽查力度,对抽查不合格的企业,故意制假制劣的,严格依法严肃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