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以成都为中心跨区域信息产业和信息港建设的规划和协调,充分发挥成都的科技资源优势及信息产业优势,全力打造西南信息服务中心。到2010年,全市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
1.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建立信息服务体系。以网络基础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政府决策信息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公众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改革、立法和标准化体系,信息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等信息服务体系。
发展承接世界服务业转移的信息服务市场。主动迎接全球服务业在电讯、金融、运输以及以资讯技术为基础的咨询服务和基础性研发等方面转移的浪潮,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建立呼叫中心等国际服务业,打造“世界办公室”,重点发展互联网及增值服务、数字娱乐、软件外包等信息服务市场。
2.推进信息服务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出版业、咨询业、网络信息服务业,大力培育信息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引导信息服务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打造特色信息服务产业链,加快制造业、咨询业、金融业、物流业、会展业等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与衍生,以信息化带动其他产业优化升级。
发展以网络传输服务、计算机与软件服务以及数字内容服务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加快以网络休闲娱乐与教育、网络数字电视、在线增值服务与移动内容服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数字内容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游戏制造企业和营运商,建设数字娱乐软件园和数字娱乐体验基地,筹建动漫娱乐体验主题公园,打造“数字娱乐成都造”品牌,形成数字娱乐产业集群,把成都建成国家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基地。
3.广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市场机制推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商业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支持信息内容的提供商和专业从事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强化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建立新型信息采集机制,拓宽信息应用渠道,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推进信息重组和共享,重点组织好政府信息、产业信息、农业信息、企业信息、市场信息等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鼓励发展教育教学信息库、医疗医药信息库、影视等生活和娱乐信息库。
4.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成都信息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宽带信息网络,推进电信、数字电视和计算机的三网联合,积极发展建设3G移动电话和高速无线移动互联网。加快建设电信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发展以IP技术为平台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建设能提供综合业务能力的光纤用户干线网。建立完善综合广播信息网,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率。
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重点开发政策导向信息、经济科技信息、市场动态预测信息等,并充分利用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应用带动基础数据库建设,初步形成企业法人、人口、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四大基础数据库。
(九)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以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引导企业规范经营为保障,优化中介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加快中介服务业发展,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
1.建立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市场运作机制。鼓励技术、金融等交易市场更专业地集成所需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和活跃各专业交易市场。鼓励科研机构和部分社会企业改制成相应的市场中介组织,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
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快发展行业协会、商会、行业社团等自律性组织,充分发挥其规范市场行为的作用。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完善职业技术行为标准、职业准则。健全从业人员和机构准入制度,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加快咨询机构合伙人制等规范化改造,规范资质准入。
2.加大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服务机构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组织。积极引进国内外资信等级高的大型中介服务机构,包括著名的会计、律师、咨询、策划、评估等市场中介组织,引进和培育各类研发、设计中心,提升全市中介机构的综合素质。吸引跨国公司在成都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服务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在研发、管理、培训等环节加强交流,积极吸取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办法和经验,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3.促进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多元化与规模化。促进中介服务多元化。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场运行中的服务、公证、监督、咨询等功能,大力发展会计、法律、咨询、信息、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业,为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决策咨询、投资论证、信息服务、项目评价、人才服务、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经纪代理、企业诊断、市场调查、公证鉴证、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
促进中介服务规模化。鼓励和支持现有中介机构打破资质壁垒,通过自身拓展、购并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向规模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形成全国知名的大型中介服务机构。
(十)完善公共服务。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市政公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的供给,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每年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万人,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