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类别│条目 │ 主 要 任 务 │ 主办部门 │ 协办部门 │
├───┼───┼────────────────────────────────┼───────┼────────┤
│ │ │ 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协调机制。由财政部门牵头,科 │ │ │
│ │ │技、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参加组成协调机构,制定政府采购自主创 │ │ │
│ │ │新产品的具体办法,审查实施情况,协调和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 │ │
│ │ │和问题。省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在获得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范 │ │ │
│ │ │围内,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简称“目录”),实行动态管 │ │ │
│ │ │理。 │ │ │
│ │ │ 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通称“采购人”)用财政性 │ │省发展改革委 │
│ │52 │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发挥财政、审计 │ 省财政厅 │ 经委 │
│ │ │与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督促采购人自觉采购自主创新产品。 │ │ 科技厅 │
│ │ │ 按国家规定,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 │ │ 信息产业厅 │
│ │ │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有关部门应将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 │ │ │
│ │ │作为申报立项的条件,并明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要求。在国 │ │ │
│ │ │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 │ │ │
│ │ │于总价值的60%。不按要求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财政部门不予支付 │ │ │
│ │ │资金。 │ │ │
│ ├───┼────────────────────────────────┼───────┼────────┤
│ │ │ 建立激励科技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国内企业或科研 │ │ │
│ │ │机构生产或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且符合国民经 │ │ │
│ │ │济发展要求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并需要重点 │ │ │
│ │ 53 │ │ 省财政厅 │ │
│ │ │扶持的,经认定,政府进行首购,由采购人直接购买或政府出资购 │ │ │
│ │ │买。 │ │ │
│ │ │ 政府对于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或技术,应当通过政 │ │ │
│ │ │府采购招标方式,面向全社会确定研究开发机构,签订政府订购合 │ │ │
│ │ │同,并建立相应的考核验收和研究开发成果推广机制。 │ │ │
│ ├───┼────────────────────────────────┼───────┼────────┤
│ │ │ │ │省省教育厅、外 │
│ │ │ 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协调机制。由省综合经济 │ │经贸厅、地税局、│
│ │ │部门牵头,科技、教育、财政、商务、税务、海关、质检、知识产权等相│省发展改革委 │质量技术监督 │
│ │ 54 │ │经委、财政厅 │局、国防科工办、│
│ │ │关部门参加组成协调机构,制定重大产业技术和装备引进政策,组 │ │知识产权局、国 │
│ │ │织协调并监督重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 │ 科技厅 │ │
│ │ │ │ │税局、大连海关、│
│ │ │ │ │沈阳海关 │
│ ├───┼────────────────────────────────┼───────┼────────┤
│ │ │ 掌握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省科技主管部门 │ │ │
│ │ │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并定期发布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 │ 省发展改革委 │
│ │ │和重要产品目录,对列入目录的技术和产品,予以重点支持,对列 │ 省科技厅 │ 经委 │
│ │ │入目录中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在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国际贸易和合 │ 知识产权局 │ 财政厅 │
│ │ 55│作等方面予以支持。 │ │ │
│ │ ├────────────────────────────────┼───────┼────────┤
│ │ │ 支持企业、社团自主制定和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鼓励和推 │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 │动企业、行业组织和科研单位等研制自主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国家 │省知识产权局 │ 科技厅 │
│ │ │标准和行业标准。支持和扶持企业发明专利的申请与实施。 │ │ 省财政厅 │
│ ├───┼────────────────────────────────┼───────┼────────┤
│ │ │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 │ │ │
│ │ │系,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 │ │省发展改革委 │
│ │ 56│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力量,并将 │省知识产权局 │ 经委 │
│ │ │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 │ │ 教育厅 │
│ │ │ │ │ 科技厅 │
│ │ │我省科技创新水平。 │ │ │
│ ├───┼────────────────────────────────┼───────┼────────┤
│ │ │ 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确保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 │ 省科技厅 │ │
│ │ │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比例。 │财政厅、科协 │ │
│ │ ├────────────────────────────────┼───────┼────────┤
│ │ │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和职业技能培 │ 省农委 │ │
│ │ │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 │ 科技厅 │ │
│ │ 57│ │ 人事厅 │ │
│ │ ├────────────────────────────────┼───────┼────────┤
│ │ │ 落实国家扶持科普基地的有关政策,加强科普场馆和科普基 │ │ │
│ │ │地建设。开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鼓励科普作品创作, │省科技厅、科协│ 省财政厅 │
│ │ │策划有影响的科普系列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创新文化氛围。 │ │ │
│ ├───┼────────────────────────────────┼───────┼────────┤
│ │ 58│ 省直各有关部门和各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家政策和本规定制 │ │ │
│ │ │定必要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政策措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