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类别│条目 │ 主 要 任 务 │ 主办部门 │ 协办部门│
├───┼───┼───────────────────────────────┼────────┼──────┤
│ │ │ 发挥财政资金对全面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引导作用。整合 │ │ │
│ │ │原各类科技专项,增加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扶持科技成果转化;推动 │ 省财政厅 │ │
│ │ │企业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支持 │ 科技厅 │ │
│ │ 44 │ │ │ │
│ │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竞争前沿的战 │发展改革委 │ │
│ │ │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加 │ 经委 │ │
│ │ │速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 │ │
│ ├───┼───────────────────────────────┼────────┼──────┤
│ │ │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地 │ │ │
│ │ │位,同时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补助、贴息、 │ │ │
│ │ │担保、风险投资和税收优惠等多种扶持方式,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增 │ 省财政厅 │ │
│ │ 45│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扩散和放大财政资金 │ 科技厅 │ │
│ │ │功能,充分调动企业及各类投资者的积极性,吸引金融机构、社会资 │省政府金融办 │ │
│ │ │金和外资等不断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和具 │ │ │
│ │ │有内在活力与动力的支持科技发展的良性投入机制。 │ │ │
│ ├───┼───────────────────────────────┼────────┼──────┤
│ │ │ 建立和健全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统筹机制。完善财政部门与科 │ │ │
│ │ │技等部门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改革和强化科技专项资金管 │ │ │
│ │ │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对科技项目及补 │ │ │
│ │ 46│助资金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果的全过程,建立严格规范的监 │省财政厅、科技厅│ │
│ │ │督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设 │ │ │
│ │ │立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绩效目标,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 │ │ │
│ │ │效机制,不断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 │ │
│ ├───┼───────────────────────────────┼────────┼──────┤
│ │ │ 加大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将科技基础设施 │ 省财政厅 │ 省科技厅 │
│ │ 47│建设纳入本级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 │ 发展改革委 │ │
│ │ │确保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良好运行。 │ │ │
│ ├───┼───────────────────────────────┼────────┼──────┤
│ │ 48│ 政府直接投入计划项目的经费不征企业所得税。但拨款项目完 │ │ │
│ │ │成后,拨款结余未上缴财政的,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省地税局、国税局│ │
│ ├───┼───────────────────────────────┼────────┼──────┤
│ │ │ 加强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围绕我省经济社会 │ │ │
│ │ │发展和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建设一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 │ │ │
│ │ │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 │省发展改革委 │ 省财政厅│
│ │ │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全 │ 科技厅 │ │
│ │ │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撑。 │ │ │
│ │ ├───────────────────────────────┼────────┼──────┤
│ │ │ 有效利用大型高端科学仪器。省内各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 │ 省科技厅 │ │
│ │ 49│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仪器设备要对外开放,允许其他科研机构 │ 教育厅 │ │
│ │ │ │ 发展改革委 │ │
│ │ │有偿使用。 │ │ │
│ │ │ │ 经委 │ │
│ │ ├───────────────────────────────┼────────┼──────┤
│ │ │ 各级政府对于公共科研平台、大型设备购置给予适当补助。 │ 各级政府 │ 省财政厅 │
│ │ ├───────────────────────────────┼────────┼──────┤
│ │ │ 推进转制科研机构发展。按国家规定,对整体或部分企业化转 │ 省地税局 │ │
│ │ │制科研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科研开发自用土地、房产的城镇土地 │ 国税局 │ │
│ │ │使用税、房产税的政策到期后,根据实际需要加以完善,以增强其科 │ 国土资源厅 │ │
│ │ │技创新能力。 │ │ │
│ ├───┼───────────────────────────────┼────────┼──────┤
│ │ │ 在转制科研机构中建设一批面向行业开展技术信息服务、技术 │ │ │
│ │ 50 │转移、标准检测等服务平台和省级工业化试验中心,通过省科技计 │ 省科技厅 │ │
│ │ │划予以支持。 │ │ │
│ ├───┼───────────────────────────────┼────────┼──────┤
│ │ │ 加大对公益类及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在实行分类改革的基础 │ 省财政厅 │ │
│ │ │上,提高人均科学事业费基本支出标准,对重新界定的公益类科研 │ 编委办 │ │
│ │ │机构的财政投入,要达到与其承担的公益科研服务相适应的水平。 │ 科技厅 │ │
│ │ 51 │ │ │ │
│ │ ├───────────────────────────────┼────────┼──────┤
│ │ │ 加大公益类科研院所基础设施投入,支持省级重点公益科研机 │ 省财政厅 │ │
│ │ │ │ 发展改革委 │ │
│ │ │构改善基础设施和购置更新科研装备。 │ │ │
│ │ │ │ 科技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