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

  16.积极做好开发区扩建、设立和升级的准备工作。在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的前提下,支持规划用地严重不足的开发区扩区建设;支持没有保留开发区的县筹备设立一个省级开发区,待国家政策允许后,尽快组织报批;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申报设立国家级开发区。
  17.加大对开发区建设的资金支持。省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发展重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要进一步加大对开发区建设项目的支持。省级用于县域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贴息资金重点支持皖北地区毗邻江苏的县的开发区建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
  八、改善皖北及沿淮地区发展环境
  18.努力保障建设用地需要。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积极支持皖北及沿淮各市、县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努力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需要。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当年未用完,可以结转使用;征收采煤沉陷区土地,可以采用只征不转的方式进行。村庄搬迁使用土地,可通过土地整理的方式解决。适当增加皖北地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试点项目区规模。
  19.调整皖北地区城市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国务院尽快批准淮北、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蚌埠、阜阳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步伐;对皖北其他城市要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予以积极支持。
  20.加大人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优化皖北及沿淮市、县党政领导班子结构。从省直单位选拔一些熟悉经济工作特别是工业经济、外贸金融的干部充实皖北及沿淮市、县党政领导班子。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省属大中型企业选派优秀干部到皖北及沿淮地区任职。继续采取挂职锻炼、对口扶贫、科技副职等形式,每年从省直单位特别是经济部门选派一些优秀干部到皖北及沿淮地区挂职。积极探索省属高校与皖北及沿淮市、县合作办学的新模式,为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发展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21.减轻环境容量对发展的制约。加强皖北地区生态市、县建设,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建成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减少COD、氨氮等污染物排放。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关闭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和生产线,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22.做好皖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养老保险统筹工作。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在蚌埠、淮南等城市实行市级统筹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皖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养老保险工作。
  23.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落实“两补一免”政策,加大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抓好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支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皖北地区及沿淮地区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争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