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市、县、自治县民政部门每年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上年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情况,提出下一年度所需资金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本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第六条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县、自治县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确定并适时调整,但不得低于每人每月60元。

  第七条 农村居民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有一定收入的,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额享受。

  第八条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包括:

  (一)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种植收入、养殖收入、劳务收入等各种劳动收入;

  (二)赡养费、抚养费、继承或接受赠予所得的财产;

  (三)租金收入;

  (四)利息、股息等孳息收入;

  (五)其他个人收入。

  实物收入按照市场价折款计入家庭收入。

  家庭人均收入,应当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数平均计算,但违法收养和违反计划生育超生的人口不计算在内。

  第九条 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抚恤金、补助金、优待金、奖学金;

  (二)转业费、复员费;

  (三)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给予的一次性奖金、慰问款物;

  (四)医疗救助费、丧葬费;

  (五)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收入。

  第十条 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农村居民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二)村(居)民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按户公布申请人员名单,由申请人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批表》,村(居)民委员会进行核实并签署意见后,将申请人户口簿或者家庭成员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成员实际收入证明材料等,报送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核查。

  (三)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自收到上报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通过入户核对等形式完成核查工作,并对符合本办法规定可以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者签署意见,编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名册上报市、县、自治县民政部门。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