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4.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培育资金、土地、劳动力、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增强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5.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方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经济为主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促进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6.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强化产业支撑,壮大城市经济,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以各类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园区带动企业聚集,以产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城乡产业联动发展。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7.加快城乡公路网络建设。科学合理地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07年,所有县道达到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乡镇和村道达到四级及以上公路标准,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每个乡镇均有一个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出口,人口较多的行政村之间村道实现联网。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建立起城乡客运市场一体化网络。加强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实现所有乡镇有客运站,90%以上的行政村通公共汽车。

  8.加快城乡能源建设。2007年全面完成城乡电网改造配套工程,探索建立城乡电网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2006年实现县域新增工业用电与城市大工业用电同价的基础上,率先破除现行的趸售电体制,2007年实现县域用电同价,2008年力争实现城乡用电同价。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高绿色能源比重。

  9.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搞好统一布局规划,加快城镇供排水、供热、供气、公交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鼓励城市公用设施向有条件的农村延伸。加大农村通讯设施的投入,降低通话费用,保障城乡信息畅通。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