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对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要注意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重视评估结果,不断提高整体评估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四、抓好落实,大力推行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
各地要在已有的分类管理工作经验基础上,大力推行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结合实际,加快推行所得税分类管理制度。部分地税机关已对分类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尽快推广。开展这项工作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分类管理的标准,分类标准可按企业规模、纳税信誉等级、行业、征收方式等多种方式执行,关键是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管理状况的标准,增强管理的有效性。总局将下发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省局将根据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二)根据纳税人特点,采用不同的分类管理办法。对查帐征收企业实行行业管理,对带有普遍性、社会广泛关注、征管难度大的行业,如房地产、建筑安装、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医疗卫生、社会中介组织等要制定特殊的行业管理办法。在管理方式上,尽量利用信息化手段确定纳税人行业税负率、利润率的区间,集中力量对偏离区间的纳税人开展重点监控管理;对核定征收企业,由于帐簿不健全、核算水平低、财务管理不规范、申报纳税不准确的突出特点,管理方式上以抓好纳税辅导和严密监控、提高纳税人遵从度为重点,强化税源源头监控。
在分类管理中,应注意抓好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对于规模大的重点税源企业要强化日常性的税源分析,加强重点监控管理。加强对减免税期间、改组改制企业、有关联交易的企业等存在偷漏税风险较大的纳税人的管理,防止企业逃避国家税收。对于跨区域经营和实行汇总缴纳所得税的企业,各地地税机关要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加强协作,实行好区域间的协同管理机制,形成管理合力。
五、强化收入管理、进一步提高收入分析水平
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析是推进企业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地税机关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税源分布及变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和核实税基的重要基础环节,更是反映和检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反馈和监督所得税政策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去年以来,各级所得税管理部门按照总局、省局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析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企业所得税收入工作。为改变地区间仍存在着开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细致和深度不够的状况,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析工作的通知》和省局转发文的要求,充分认识做好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析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建立制度,完善措施,进一步做好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析工作,切实提高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