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的培养。以县处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干部为重点,强化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采取党校集中轮训、院校深造、出国培训、基层挂职等方式,集中5年时间对全市在职干部进行一次轮训。从2006年起,全市每年选派部分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别参加中央和省委党校及行政学院的集中培训;积极与国内外重点大学加强联系,每年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到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进行培训。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每年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赴江浙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以《
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党政机关干部人事管理水平。
2、以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为核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围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熟悉国际国内市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依托淄博市经理人学院,与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培训机构和知名高校合作,采取集中培训、挂职学习、导师帮教等方式,搞好工商管理知识培训。强化企业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自主择校、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鼓励企业与国外开展培训合作项目。重视在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到2010年,全市要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年轻企业家、企业“接班人”,依托国内高等院校,开办MBA、EMBA或总裁研修班;选择部分业绩突出的优秀企业家,送到国外学习深造。
3、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围绕我市做强优势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及重大项目建设,着眼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制定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以人才开发带动产业发展。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青年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抓紧培养一批青年高级专家和学术技术骨干。通过校企共建、订单培养、重点研发课题合作和科技项目合作等方式,有计划地选送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到2010年,选拔培养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成为在全国、省、市各学科领域内具有领先水平、保持学科优势以及相当水平的学术技术权威、技术带头人。
4、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适应我市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需要,以机械工业、建材工业和纺织服装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强技师队伍建设,形成高技能人才优势群体。依托淄博市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山东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技工技校和职业院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实习培训基地,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和培训质量。发挥企业和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建立与“首席技师”制度相配套的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鉴定制度,组织开展“名师带徒”、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术攻关和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技术和技能水平。到2010年,在全市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中选拔和培养一批“首席技师”,新增高技能人才4万人。
5、以应用能力为核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农业广播学校、农技推广科研机构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的作用,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力争到2010年,全市选拔培养起一支农村实用人才骨干队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达2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