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服务业人才推进计划。围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适应现代服务业对多层次、多样化人才结构的需求,分类推进各类人才开发,注重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旅游、房地产、城市建设规划、园林、环保、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注重提升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方面的人才层次。
5、外经贸人才提升计划。为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开拓多元化贸易市场、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大引进技术和外资,适应市场竞争国际化趋势和促进我市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抓住海外人才趋向归国创业的机遇,重点培养和引进熟悉世贸组织规则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商务谈判人才、外语人才、法律人才、企业战略规划人才、资本运作人才等。
四、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实施“聚才工程”,大力吸纳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急需紧缺人才
1、实施“3211”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调整人才结构。紧紧围绕我市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繁荣发展服务业等对人才的需求,每年编制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建立市、县两级支柱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人才资源信息库,依托重大项目,采取多种引才方式,力争五年内引进两院院士、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10名,博士研究生300名,引进信息技术、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硕士研究生1000名,引进接收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20000名,加快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提升我市人才层次结构。
2、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柔性引进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原则,刚柔相济,鼓励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淄创业。鼓励用人单位以岗位、项目、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依托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积极引进重点开发投资项目的核心人才,吸引和带动相关优秀人才以各种灵活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力争引进一个核心人才,带动一批优秀人才,完成一个重大项目,形成一个产业优势。
3、加强载体建设,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智力。依托淄博高新区、齐鲁化工区,抓好淄博科技创业园、博士创业园建设,引进大量的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使之成为吸纳人才的重要载体和承接平台。鼓励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农科院、东岳集团、山玻集团等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办更多的科研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产学研共建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对现有的同类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抓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以专家带技术、以项目带资金,积极拓宽对外合作渠道,大力引进国外人才智力。到2010年,全市实施引进外国专家项目300项,引进外国专家400人。
(二)实施“育才工程”,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重点实施“五个百名”培养工程:即在全市党政机关选拔培养100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加快党政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培养100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成为在全国、省内各学科领域内具有领先水平学术技术人才;有计划的选拔100名左右优秀企业家到国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研修培训,促进职业化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在全市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中选拔和培养100名“首席技师”,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市选拔培养100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促进农村骨干人才队伍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