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淄博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淄博市“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机制建设,在全市初步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场调配人才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减少,人才智力引进方式呈现多样化,通过柔性引进方式引进各类人才智力的比重逐年增大;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取得较快发展,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继续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能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培训;人才奖励政策进一步优化,物质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选才用人机制进一步健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市人才队伍现状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缺乏,我市目前还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仅一家,在高技能人才中,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量的1.2%;同时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存在流失现象,经济社会环境及创业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与周边地区人才竞争优势不明显。二是人才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单一技术型、传统产业型人才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少。部分行业人员供过于求,造成人才浪费;部分行业存在人才短缺,整体素质不高。三是人才使用方面存在不足。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人才使用上存在着重引进、轻开发,重使用、轻培养等问题。四是人才创新成果不能很好转化为产品和企业优势,存在“产学研”脱节,依靠人才发展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明显。五是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上还存在着对人才和人才工作落后和错误地认识,社会舆论导向不够,部分单位领导对人才重视不够,仅意识到人才的重要,不能见诸实际行动,部分单位领导在人才工作中存在 “见物不见人”等现象。二是人才激励和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实,部分单位存在论资排辈现象,缺乏有效激励手段;人才引进方式比较单一,人才配套服务跟不上,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落实不到位。三是人才创业环境不够完善。人才成长和充分施展才干的环境尚不理想;缺少相对自由的人才发展空间,人才的创新激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束缚;部分单位对人才缺少热情和关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还未完全形成,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人才工作的资金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不能满足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力度和工作创新产生影响。五是我市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自然生态环境客观上对人才资源开发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准确把握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形成优秀人才向往和聚集的人才高地为目标,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与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要求相适应的人才规模与结构,使全市人才队伍的综合竞争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为实现“两提前、一率先”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