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业网点规划要与发展新型业态和改造提升传统业态相结合。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是扩大内需,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流通效率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传统商业仍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制定商业网点规划时既要体现大力发展新型业态,也要注重用现代流通方式和手段改造传统商业。
(四)商业网点规划要体现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与中小商业的生存发展相结合。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多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制定商业网点规划时既要发挥大型商业网点的集散辐射作用,又要考虑新建居民区和广大农村商业网点薄弱的状况,合理规划大中小型商业网点布局,促进大店与中小店铺之间的协调发展。
(五)商业网点规划要体现规划的调控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相结合。制定商业网点规划既要体现政府社会管理意图,又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要真正发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减少重复建设、盲目发展和无序竞争的作用。
三、规划内容
(一)规划范围:县城、乡(镇)、村的大中型零售店,连锁店、农家店,商品批发交易市场、物流基地,餐饮服务网点等。
(二)规划重点:一要摸清现有各类商业网点状况,并制作现有网点分布图表。二要根据以上原则,在科学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规划期内商业网点发展的总规模、空间布局、业态结构。在空间上,着重县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乡镇商业网点和农村连锁店、农家店及各类批发市场进行规划。在结构上,结合空间布局对各类商业流通设施进行合理定位。构筑起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县、乡(镇)、村市场格局。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县(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是落实执政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流通设施健康发展、构建现代农村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落实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工作班子,明确目标任务,充实力量,专人负责,及时了解掌握规划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商务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工商、交通、环保等部门沟通联系,争取财政部门给予经费支持,扎实推进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