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五”普法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确定本企业“五五”普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和落实各项普法工作,服务于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职工群众。始终从职工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普法工作,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中教育职工群众。普法内容要与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普法形式要为职工群众喜闻乐见。
--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把握防范企业法律风险这条主线,抓住企业改制重组、投资担保、技术创新等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探索企业的法律需求和规律,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普法形式。
--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改革发展的需要,确定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研究切实可行的办法,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深入学习宣传
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
宪法意识,形成学习
宪法的热潮。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养民主法制观念和国家经济安全意识。
(二)深入学习宣传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抓好《
公司法》、《
证券法》、《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企业负责人的法治意识,建立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和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的诚信经营和市场规则意识。要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要加强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良好氛围。改制重组过程中的企业,要重点做好债权债务处理、职工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及早化解矛盾,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于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要在普及一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方面法律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