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意见
(苏政发〔2006〕8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我省丘陵山区1.56万平方公里、2340万亩,大多属低山丘陵和岗坡地,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开发利用条件较好。1996年省政府部署开展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各地加快了开发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地区之间不平衡,中低产田的比重较高,已经开发利用的岗坡地相当一部分低产低效,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开发利用的起步阶段。加快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步伐,提高综合开发水平,对于发展高效外向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期间,全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要贯彻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外向农业,开发优势产品,形成特色产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围绕发展高效外向农业要求,根据各地资源特点和区域比较优势,坚持统筹规划,规模开发,突出重点,分年实施,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品、特色产业,做到开发一个项目、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
  二是注重效益。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结合各地的资源特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丘陵山区的特色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高效外向农业发展,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短平快项目,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产业带动。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入丘陵山区开发,兴办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运项目,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使农民群众从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得益受惠。
  四是依靠科技。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强产、学、研联合,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放大示范、辐射、带动效应,提高项目区的科技含量,增强开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提高开发效益。
  五是保护生态。坚持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推广各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减少化学农药及化肥使用量,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保护环境,实现开发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