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大抗旱保春耕资金投入。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的支持,加大抗旱保春耕的资金投入,保证抗旱春耕所需农机具、水管、柴油、电力等物资的及时到位。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群众添置抽水机具,实行春耕用油补贴。
(四)切实整顿农资市场。要联合工商、技术监管、物价等部门,集中力量对农资生产、销售相对集中的地区及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进行重点检查,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确保春耕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利益。
三、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分类指导,扎扎实实地开展抗旱保春耕工作
(一)强化季节观念,加快春耕进度。各地要广泛宣传,搞好培训,加强示范,强化季节意识,营造一个抢季节夺丰收的氛围。尚未播种的要抓住当前冷空气过后的冷尾暖头天气,抓紧播种,努力争取早日完成早稻播种。同时抓紧沤田整地,做好早稻抛插准备,务必做到桂南清明前、桂中谷雨前、桂北“五一”前插完早稻。旱情严重的地方,要积极组织群众抽水、引水和挑水播种育秧。对确实无法保证用水的地方和高坑田、水尾田,要及时调整种植计划,改种玉米、红薯等旱地作物,想方设法加快春播春种进度。
(二)加大抗旱技术推广应用力度。要大力推广应用抗旱品种、旱地育秧、地膜或秸杆覆盖、免(少)耕栽培、聚土深耕、增施有机肥和应用壮秧剂、保水剂、节水灌溉等节水技术,充分发挥耕作节水、生物节水、化学节水和集雨节水等综合配套技术的抗旱作用,指导群众依靠科技开展抗旱保春耕工作。
(三)抓好早稻秧田和春玉米等旱地作物的田间管理。播种前后,要重点抓好精细整地、选好良种、施足基肥、浇足水份等,努力提高播种质量。对已经播种的早稻秧田要加强管护,防止烂秧;已种下的春玉米等旱地作物要加强田间管理,切实做好抗旱防寒工作,要定期检查苗情、墒情、寒情,密切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追肥、浇水和防治病虫害。对于漏播缺苗的田块,要及时补播补种和间苗补苗,确保苗全、苗齐、苗壮,为夺取今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四)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狠抓大培训和大示范。各地要结合今年“自主创新科教兴农年”和“千万农民大培训”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办好示范样板;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迅速组织技术服务工作组到抗旱保春耕生产第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主要领导要带头深入基层,技术干部要下乡指导,实行分片包干,做到指导到位、服务到家,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在抗旱保春耕工作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和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