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林区工业原料林基地。在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林区,以落叶松为主营造工业原料林,生产商品用材和工业用材。2010年林区工业原料林基地达到300万亩。
3.沙区灌木原料林基地。以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依托,大力营造灌木工业原料林和饲料林。灌木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以沙柳、黄柳为主,2010年,全区灌木工业原料林基地达到1700万亩,比2005年增加500万亩。灌木饲料林基地建设以柠条、杨柴、花棒和四翅滨藜为主,2010年,全区灌木饲料林基地达到5500万亩,比2005年增加2000万亩。
(二)经济林基地建设
积极调整和优化林种结构,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多树种、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林示范基地,突出抓好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大力发展木本油料、干鲜果品、木本药材等经济林品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量和质量。重点建设中小型苹果、山杏、沙棘、枸杞、葡萄、苹果梨等六大基地,为果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到2010年,全区经济林基地和经济型防护林达到4000万亩,比2005年增加1500万亩。
(三)林产品加工业
本着面向市场、发挥优势、突出效益的原则,确立我区林产品加工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具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主导产业,迅速扩张具有较好资源基础和市场前景的新型产业,限制发展资源消耗大、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产业。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不同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努力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林产品附加值。
1.木浆造纸。重点发展以沙生灌木工业原料林基地为基础的箱板纸加工业及以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用材林为原料的纸浆加工业。2010年,全区箱板纸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纸浆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
2.人造板。合理利用以沙柳、黄柳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发展人造板制造业。2010年,全区刨花板年加工能力达到45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年加工能力达到60万立方米。
3.灌木饲料加工。加大灌木林的开发利用力度,积极研究探索灌木开发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促进灌木资源的转化增值。充分利用柠条、杨柴、花棒等灌木饲料林基地资源发展灌木绿色饲料加工业。2010年全区灌木绿色饲料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
4.进口木材加工。以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两个口岸城市为中心,建设进口木材加工生产基地。2010年全区进口木材年加工能力达到500万立方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