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6)畜牧种苗。重点发展二元杂等良种猪苗及文昌鸡良种苗,年产二元杂、三元杂良种猪苗300万头,产值达到。 6亿元;文昌鸡良种苗4000万只,产值达到4000万元。
  2.新医药。
  重点发展南药、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剂,稳步发展传统原料药及新型化学合成药。到2010年,新医药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1)南药。开发槟榔、广藿香、丁香等优质地产南药品种;培育地产南药材种苗10-15个;抓好万宁的南药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建立5-10个符合GAP的生态型南药材种植基地、 中试基地及产业园。
  (2)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剂。开发基因工程药物及新型疫苗、细胞因子产品、诊断试剂、新型抗病毒、维生素、氨基酸合成药及海洋药用生物新制剂。
  (3)传统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运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工业,抓好现有优势原料药的产品创新,重点研制开发药物新剂型,稳步发展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
  3.林浆纸一体化。
  (1)浆纸林。加强以桉树为主高产、抗风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发展浆纸林专用微生物肥料,推动浆纸林的发展。
  (2)纸浆。开发纸浆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应用纸浆环保型清洁生产工艺,年产漂白化学木浆100万吨。
  (3)造纸。开发造纸关键技术与设备,应用纸浆、造纸环保型清洁生产工艺,年造纸160万吨、高档纸制品160万吨。
  4.石油天然气。
  (1)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坚持化肥、化工并举,以合成氨和甲醇为源头,加快开发下游产品,建设12万吨三聚氰胺、3万吨二氧化碳干冰、1万吨可降解塑料、120万吨大甲醇及制烯烃、50万吨醋酸等项目,形成年供气50亿立方米、化肥、化工产品各3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产值超过138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综合加工基地。
  (2)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在形成年加工原油800万吨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聚丙烯、苯乙烯、PX、PTA等产品的开发,完成100万吨乙烯工程,进一步延伸石化工业产业链。
  5.汽车。
  (1)整车。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形成整车设计能力,开发自主品牌轿车。扩大整车装配能力,形成年产15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产值达到150亿元。
  (2)零部件配套。围绕整车装配,加快发展汽车发动机及玻璃、门窗、座椅、轮胎等配套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
  6.热带农产品加工。
  (1)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发展标准胶及低蛋白浓缩乳胶加工产品,开发子午线轮胎恒粘胶和航空轮胎胶等新产品,年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
  (2)椰子加工。重点发展椰子汁、椰果、椰壳活炭、椰衣纤维等产品,年产值达到30亿元。
  (3)水产加工。罗非鱼,重点发展冷冻罗非鱼片产品,年产量达到9万吨,产值达到22亿元。对虾,发展微冻对虾产品,年产量达到4万吨,产值达到20亿元。
  (4)热带林产品加工。在确保纸浆加工的同时,开发生产锯材、纤维板、胶合板、家具细木等系列产品,实现生产板材、方材等半成品向生产中高档家具、装饰品、工艺品方向发展。对松脂资源进行多层次、多产品的精深加工,促使松脂产品加工向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发展。
  (5)热带果蔬加工。在我省现有芒果、菠萝等热带果蔬加工企业基础上,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实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开发生产芒果、菠萝、木瓜、番石榴等热带水果浓缩汁、果浆、鲜榨果汁、蔬菜汁等纯天然果蔬汁系列产品、热带果酒、热带水果深加工果品及冷藏保鲜果品等产品。
  (四)构建五大科技自主创新平台。
  1.研发平台。
  (1)做大做强科研院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成果转化,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省农科院要加快改革步伐,整合资源,提高创新能力。要创新思路,以多种形式推进科研院所建设:在省水产研究所等机构的基础上,组建海南省海洋与水产研究院;在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省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吸收大中型企业参与入股,组建海南省工业科学研究院;以省药物研究所等机构为依托,组建海南省药物研究院。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主要依托企业建立相应的研发机构。
  (2)建设重点实验室。加大投入,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到2010年,全省重点实验室达到3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部共建3家,省级25家;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亿元;科研人员达到800人。
  (3)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到2010年,全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7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70家;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5亿元;科研人员达到3000人。鼓励、支持大中型企业和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积极推进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与高校、科研单位以产权为纽带联合共建技术中心或中试基地。
  (4)加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其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依托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等院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鼓励其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科技创新机制。
  (5)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重点抓好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和科技文献共享网络建设。依托海南省人民医院建立海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争取建立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种源基地。
  (6)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进一步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改善政策法制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及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一流的研究院所来琼兴办研究开发机构。整合资源,在石油天然气化工、热带农业、制药、海洋等领域,建立虚拟科学研究院。
  2.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1)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高新区要加快发展,利用“国家863计划生物医药成果产业化基地”作为平台,推动“海口药谷”二期建设;建设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增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孵化”功能;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发展,把园区建设成为立足海南、面向热区、集研发、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农业科技产业化运作平台。孵化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培育2-3个特色显著、带动性强、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扶持一批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园区示范区、乃至海南全省农民增收;为海南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成果支持。同时,全力推进院校“三园一体”建设,为拉动海南西部旅游产业发展发挥作用。
  (3)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海南博士院士产业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高科技孵化器建设,以及石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建设。
  (4)东方化工城。重点建设重化工类工业园区、精细化工类工业园区、能源工业功能区、地方工业功能区、城市公共公用设施,形成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我省最大的天然气化工产业基地。
  (5)中国三亚农业科学城。充分发挥南繁科学院的业主作用,加快科学城的规划和建设。整合南繁科技资源,把科学城建成南繁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南繁试验区生物安全平台和南繁资源信息平台。
  3.科技服务平台。
  (1)农业科技服务“110”。农业科技服务“110”要加快实现信息化,重点建设智能网络系统、指挥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四大系统;建立和完善省指挥中心和22个市县(区)指挥中心;全省建立农业科技服务“110”标准化服务站100个,每个行政村建立服务点;在全省开通使用统一电话“963110”,大部分站点开通视频系统,形成覆盖全省的农业科技服务“110”网络。
  (2)科技中介服务。重点建设专利技术交易市场、省科技评估中心。2010年,专利与技术交易额达到2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