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目标。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科技进步总体水平进入全国中等行列;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争从目前的43%提高到 5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培育2个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10个过十亿元、50个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较大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50%以上,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立起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3.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专利申请量五年累计达到40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30%;专利实施率达到40%。
4.科技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经费占全省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1.0%;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占同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 1.0%;全省所有市县将科技三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有较大幅度增加。
(三)基本思路。
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海南”这条主线,全面实施热带生物资源、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生态与环保、新能源、社会发展七大研发专项;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建筑业、节能等领域引进推广一批新品种和新技术;着力发展种子种苗、新医药、林浆纸一体化、石油天然气、汽车、热带农产品加工六大科技产业;加快构建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科学普及及科技合作与交流五大科技自主创新平台;强化落实切实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新体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六项措施。
三、重点任务
(一)组织实施七大研发专项。
1.热带生物资源。
(1)热带植物资源。热带作物,重点开展天然橡胶高产多抗胶木兼优新品种选育、高效高产安全采胶刺激剂与采胶技术及产排胶机理与化学调控技术等研究,以及香草兰、椰子、胡椒等作物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研究。热带药用植物,重点开发南药资源,建立并完善广藿香等南药 GAP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及海南常用中药材现代质量标准,开展南药植物活性物质筛查、提取、分离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热带瓜菜,开展辣椒、西瓜、甜瓜、茄子等新品种选育,研究开发生育调控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热带林木花卉,开展柚木、降香黄檀(海南花梨)、檀香等珍贵用材树种,海南系列良种桉、托里桉、木麻黄、相思类等速生用材树种,海南木棉、海南红豆等乡土绿化树种的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开展热带兰花等名贵花卉新品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开展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抗性评价和利用技术研究,热带果树、热带牧草、耐盐植物等主要植物遗传改良技术研究。
(2)热带特色动物资源。地方特色畜禽资源,重点开展海南黑山羊规模化饲养技术、文昌鸡优质配套系选育与配套饲养技术、海南主要地方畜禽品种种质及遗传特性研究。地方特色实验动物资源,开展五指山猪、野生猕猴驯化培育技术及实验动物化技术研究。
(3)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热带水产资源,重点研究开发南美白对虾种质改良及病害防治、斑节对虾原种保种、罗非鱼种质改良、鞍带石斑鱼人工繁育、点带石斑鱼育苗期病害防治、军曹鱼人工繁育与病害防治、鲍鱼育苗期病害防治、海水鱼类网箱养殖防病、海水鱼类养殖新品种开发与人工育苗、海水贝类养殖新品种开发与人工育苗、锯缘青蟹(和乐蟹)规模化育苗及花鳗人工繁育等技术。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开展海洋药用生物活性物质筛查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研究开发海洋药用生物高密度、大规模细胞培养、海洋生物反应和分离、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等技术。
(4)微生物资源。重点开展热区害虫、寄生虫性微生物资源,植物有益内生菌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利用技术研究。研究开发生物农药,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5)热带农副产品保鲜及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热带作物、热带水果、蔬菜、水产、热带花卉等主要热带农副产品的贮运、保鲜、深加工、包装和综合利用技术及配套标准化设备和先进加工工艺。研究制定热带农产品技术标准。研究开发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开发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在主要农副产品的产前产后中的应用,运用国际通行的EAN·UCC系统建立食物供应链跟踪与追溯体系。
2.新医药。
(1)南药。重点研究开发槟榔、胆木、长春花、迷迭香、金线莲等南药,加强中药、南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及其新剂型的研制,形成一批优质南药品种。开展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及其质量标准规范化、中药制剂新工艺新技术新剂型及中药材综合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药用价值新品种等研究。
(2)生物医药。建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高密度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研究开发平台,重点研究开发多肽类、抗生素类药物、海洋药用生物新制剂、基因工程药物与新型疫苗。
(3)药物新剂型。研究开发控释、缓释和靶向制剂、液体胶囊、质脂体、PEG包被及纳米药物等各种先进剂型及新品种。
3.新材料。
(1)超滤膜。研究开发中空纤维微滤膜、超滤膜技术,加强污水处理、水净化、海水淡化等装备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
(2)包装薄膜。加强单膜复合、PVDC涂布复合、肠衣膜、共挤膜技术的研究、创新,研制开发BOPO环保高收缩食品包装膜、BOPO烟用收缩膜、PVDC彩纤防伪膜和 BOPP彩纤防伪膜以及多种防伪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防伪标贴等创新产品。
(3)非织造材料。重点研究开发湿法纺粘、薄型涤纶纺粘、新型羊毛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性生物敷料技术和产品。
(4)矿产材料。研究开发钛铁砂矿、锆英石、石英砂、钴化合物等材料。近期重点研发钴酸锂、氢氧化钴等新型电池材料,石英砂尾砂浮选处理技术,英砂电子玻璃、低辐射玻璃等系列高品质玻璃生产技术,高品质钛原料、纳米二氧化钛、铝-钛双金属材料及钼-锆、钛高强度复合材料等。
(5)精细化工。重点研究开发海洋生物精细化学品、生物药物、植物药物产品、油气深加工产品。
4.电子信息。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重点研究开发特种光纤光缆、液晶显示器、印刷电路板及智能IC卡技术及汽车电子产品技术。
(2)电子信息应用。重点研发:全省统一党政网络和技术支撑平台等电子政务系统,天然橡胶国际电子交易市场、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等电子商务系统及农业科技服务“110”等智能系统。
5.生态与环保。
(1)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研发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及监测、野生动植物保护监测和开发利用、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估与防范检测及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等技术。开展热带农业重要害虫天敌资源收集、引进和评价以及天敌产品开发。收集罕见及独特品种的基因信息并作为重要资源加以保护。
(2)环境保护。重点研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资源化处理、造纸工业中工业酶制剂生物制浆和漂白、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清洁能源、先进环境监测和环境信息、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技术。
(3)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能力、容量、总量控制,潮等环境灾害的应急处置,入海污染物处置工程,海水养殖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及回用,海洋资源调查,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湿地和红树林保护,海岸湿地动态监测与恢复,新型海防林建设模式,旅游区环境保护等技术研究。
(4)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重点开展浆纸、油气化工、建材、冶金、橡胶、制糖、制药、食品加工等重点工业“三废”,城乡生活废物、水稻等农作物桔杆,水产加工下脚料、果蔬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农村立体种养模式研究等。